9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份经济数据,8月份,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双双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有所回升。
核心观点
一、8月经济供给侧和需求侧均表现疲软,需求拉动生产减弱,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低于市场预期。
2、展望后市,随着圣诞出口订单提前下达、补贴带动耐用消费品去库存,9、10月经济增长或较上年同期短暂企稳,但11月之后,随着出口出货量逐步下滑、补贴政策脉搏放缓,总需求能否增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长期来看,当传统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产能扩张遭遇瓶颈时,扩大消费或许是支撑总需求的必由之路,但居民收入预期对消费是弱约束,低通胀导致消费意愿进一步下降,因此利用财政扩张的空间从收入端巩固消费能力,进而缓解低通胀趋势或许是政策力度的较好出路。
以下为正文
8 月份生产减弱,增长率跌至 5% 以下
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继续回落至4.5%,连续四个月回落,并自4月份以来首次跌破5%。与此同时,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回落至4.6%,也低于5%。从整体工业和服务业来看,8月份的生产韧性较7月份明显减弱。
从中观产业看,主要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幅大于涨幅,制造业中仅医药、汽车、金属制品、专用设备等行业同比增速略有回升。
从微观产出看,天气转暖拉动发电量增速,但传统工业产品生产表现疲软,新兴工业产品生产相对韧性十足。
固定投资增速回升但上升动力有限
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回升至2.2%,从支出方向看,主要由于其他支出项目同比降幅收窄,而建筑安装工程(建筑施工)、设备及工具购置(设备采购)等支出同比增速未有回升。
三大分项来看,基建、制造业投资环比增速回落,而房地产投资环比增速回升,可以推断,土地购置费同比增速的回升或将成为本月固定投资增速回升的关键。
从高频数据来看,近三个月百城土地成交面积确实受益于低基数,同比增速趋于改善,可能带动土地拿地费用同比增速出现反弹,其他费用同比降幅收敛。
回顾其他投资数据,固定投资上升势头较弱,民间投资方面,8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至-1.4%,势头继续减弱。
制造业投资方面,8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至8%,多数行业投资同比增速出现下降。
基础设施方面,新、旧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分别回落至6.2%和1.2%,公用事业、水利、市政环保业投资增速略有改善,但同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
房地产投资方面,8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回升至-10.2%,从实物量来看,开工端表现好于竣工端,但高频的房屋建筑水泥消耗量同比降幅仍在50%以上,并未出现明显改善。
资金面方面,8月新屋销售面积、销量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但8月淡季影响相对有限,需更加关注9月旺季的表现。
消费增速持续下滑,补贴效果尚未显现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落至2.1%,经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速转为负值,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同时,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速继续回落至-0.6%,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
分渠道看,线上零售同比增速好于线下零售,餐饮同比增速好于商品零售。
纵观商品零售,非必需消费品表现继续弱于必需消费品。
鉴于各地区8月下旬才开始公布以旧换新补贴方案,补贴政策的效果在8月尚未显现:8月汽车零售额环比下降7.3%,前值为-4.9%;家电零售额环比下降3.4%,前值为-2.4%;通讯器材(手机等)零售额环比下降14.8%,前值为12.7%。
从居民就业和收入来看,8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再度上升至5.3%,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上升至5.4%,反映出就业压力边际增加,可能抑制未来消费增长表现。
预计未来两个月经济增长将恢复韧性,但年底不确定性较高
8月份,经济供给侧和需求侧均表现疲弱,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低于市场预期。
当前经济放缓的关键是需求导致生产减弱,面对同期产销率维持在历史低位,企业选择减产适应需求。
这一状况在9、10月份可能会有所改变,虽然从高频数据来看9、10月份购房、基建等资金回笼的概率不大,但出口、消费等可能都有不错的势头。
从PMI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的行业特征来看,汽车、电子、专用设备等中下游行业订单出现好转迹象,加上圣诞季出口订单提前落地、补贴带动耐用消费品去库存,9、10月经济增长或能较上年同期短暂企稳。
但11月之后,随着出口出货量逐步下滑,补贴政策脉冲放缓,总需求能否增长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
长期来看,当传统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产能扩张遭遇瓶颈时,扩大消费或许是支撑总需求的必由之路。对于消费而言,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居民收入预期对消费的约束弱,低通胀导致消费意愿进一步下降。从这个角度看,利用财政扩张的空间从收入端巩固消费能力,进而缓解低通胀趋势或许是政策力度较好的出路。
风险警告
1、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仍在持续,地缘政治扰乱全球需求复苏,可能导致产销平衡进一步弱化,影响我国经济复苏。
2、政策实施时序错位。虽然7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都强调了完成全年经济目标的决心,但政策的磋商和规划仍需时间。基本面的减弱可能先于政策实施,影响政策效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