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关税的历史变迁:从 1994 年到 2006 年,中国如何加入自由贸易世界阵营?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1994 年之前,中国对进口汽车的关税为 180%-230%。

同样的车,在中国的落地价格比欧美高 3-4 倍,这就是它的由来。

1994年以后,为了满足加入WTO的条件,我们开始大幅度降低汽车关税,当年降至110%。

如果你在 1994 年买了一辆进口车,你应该觉得它比以前便宜得多。

从那时起,每年都有不同的降幅,从 2002 年中国加入 WTO 时的 43.8% 到 2006 年的 25%。

在 12 年内,从最高的 230% 到 25%,中国加入世界自由贸易阵营的决心是巨大的。

汽车关税的历史变迁:从 1994 年到 2006 年,中国如何加入自由贸易世界阵营?插图

汽车关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间汽车产业的竞争力,高税率的往往处于守势,而低税率的则处于进攻状态。

按照这个逻辑,燃油车时代就是欧美全力进攻的时候,我们一直处于守势状态,这也更符合事实。

不过,电动汽车时代过后,我们在弯道中超车,放眼全球,真正能在电动汽车上与中国抗衡的,只有美国的特斯拉。

既然如此,中国的电动车就成了攻击者,又轮到我们疯狂出口了,欧美的地位也会反过来成为打人的捍卫者,所以对进口关税大惊小怪是很自然的。

但是,欧美制作的文章各有特色。

美国没有理由,我只是明确表示我会和你交战,然后突然加薪到 100%,就像一根大棒一样

欧洲也有一些道理,它是一个临时的反补贴税,从 10% 到 40% 不等,这要软得多。

欧洲确实有反补贴税,即根据公司在国内获得的补贴对公司征税,他们被征税的税额与他们收到的一样多。

此外,中国生产的特斯拉也被装裱起来,让人觉得每个人都受到平等对待。

汽车关税的历史变迁:从 1994 年到 2006 年,中国如何加入自由贸易世界阵营?插图1

当然,不管有没有道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护犊”,而且我们以前也做过,所以并不稀奇。

80、90年代,如果不是征收这么高的关税,最大程度地阻挡进口车的正面进攻,怎么会有国产品牌车的崛起。

在阻挡正面攻击的同时,我们也为欧美汽车打开了侧门,他们可以用技术换市场,绕过高额的进口关税,各种合资汽车品牌诞生了。

1983 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率先通过这个侧门进入中国,北京吉普诞生了。

1984 年,德国大众与上汽联手,于是就有了桑塔纳,至于神车捷达,直到 1991 年才引入中国。

之后,欧、美、日等著名车企就这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迅速发展。

不过,今天的情况有点不同,不是欧美跟不上技术,而是中国的速度太快了。

欧美车企跟不上,只能用关税自卫,给国内扭来扭动的电动车企业留下相对松散的生存空间。

毕竟,他们知道,一旦被释放,就无法“碾压”中国车企。

汽车关税的历史变迁:从 1994 年到 2006 年,中国如何加入自由贸易世界阵营?插图2

至于美国的大棒政策,那是一条不合理的路,你跟他谈WTO规则也没用,是专门针对中国的,唯一的对策就是采取对策。

然而,欧盟的反补贴税大致对电动汽车公司获得的补贴进行了排名。

最新的欧盟税务新闻显示,特斯拉的征税率最低,仅为 7.8%,这意味着特斯拉从中国获得的补贴最少。

这也是正常的,虽然是在中国生产的,但毕竟是一家美资公司。

国内电动汽车公司的最低税率是比亚迪,为 17%,其次是吉利,为 18.8%,然后是上汽和其他汽车公司,为 35.3%。

上汽集团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将税率提高了一倍,因为他们不配合欧盟的调查,也就是说,他们不进行审计。

怎么说呢,不给审计一般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不屑一顾,另一种是不敢,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你想在欧洲卖东西,你都不能绕过别人的门槛。

当然,这件事没有结论,欧盟国家也不是都投了赞成票,德国、西班牙、瑞典等都表示反对,最终结果就看欧盟国家10月份的投票了。

其实,最终结果如何并不重要,有攻有守,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最糟糕的结果无非是你读初中一年级,我读十五年级。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