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欧盟的逻辑,其增税是旨在维持就业、保护燃油汽车行业的“最后手段”。然而,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趋势。中国投入了大量资源发展清洁能源。如果欧洲能够跟上这样的发展速度,那么中国自然会欢迎与之竞争。但事实上,欧洲就是追不上,只能依靠关税来支持本土企业。这不是有点可惜吗?
欧洲现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能源方面,美国破坏了能源通道,导致欧洲在能源获取上损失惨重。在绿色能源领域,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最终不得不依赖高价能源。同时,欧洲本身创新能力不足,在软件、互联网等领域已远远被中国和美国超越。这一系列情况导致其贸易地位持续下降。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实际上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与美国和加拿大直接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不同,欧洲针对不同汽车制造商制定了不同的增税计划。比如特斯拉的增税率只有9%,比亚迪的增税率只有9%,比亚迪的增税率也只有9%。税率不到20%,而上汽集团关税最高达到35%。
中国贸易组织批评欧盟的决定是“出于政治动机”,并呼吁双方进行对话。德国主要汽车工业协会警告称,关税将加剧“广泛贸易冲突”的风险。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等欧洲大型汽车制造商也批评了欧盟的做法,并敦促布鲁塞尔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周二表示,关税“是全球自由贸易的倒退,破坏了欧洲的繁荣、就业保障和经济增长”。因来自中国的竞争而受到伤害的大众汽车本周宣布计划关闭至少三家德国工厂并解雇数万名工人。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方就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终裁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时,中方已就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初裁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现已提起诉讼反对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措施。最终补贴裁决已提交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尽管遭到欧盟成员国政府、业界和公众等有关方面的大量反对,欧盟仍然出台了相关最终措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反补贴税。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国商务部这次果断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此举明确表明了中方坚定维护自身权益的态度。如果欧盟继续顽固不化,中国也不会袖手旁观。贸易战一旦爆发,对各方都没有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的处境最为困难。它既不想得罪欧盟,也不能离开中国市场。如今,电动汽车已经成为矛盾的导火索,进一步激化一切矛盾。我们真诚希望各国能够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而不是总是制造麻烦。
中方已明确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维护中国车企权益,不排除对欧盟在华企业或产品加征互惠关税的可能性。同时,中国可能会进一步加快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升级,以确保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被削弱。对于欧盟来说,在中美两大经济体的竞争压力下找到平衡将是其未来面临的关键挑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