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商行昔日光环褪色,连续三年净利下滑,回 A 股之路困难重重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曾经创下辉煌的广州农商银行,现在怎么样了?

01

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回归A股之路充满艰辛。

广州农商银行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的广州市农村信用社。2009年12月,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改制,广州市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17年6月,广州农商银行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广州市首家上市银行机构、广东首家上市地方银行机构。2016年至2019年,广州农商银行迎来黄金发展期,期间筹备A股上市,业绩蒸蒸日上、一路飙升,营业收入由152.03亿元增长至236.57亿元,净利润也由50.26亿元跃升至75.2亿元,2020年市值突破万亿元,迎来发展巅峰。

但好景不长,2020年广州农商银行就在IPO前一天撤回上市申请,随后三年净利润持续下滑,至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181.54亿元,净利润大幅缩水至26.34亿元,较2019年巅峰期下降逾六成。

为扭转下行趋势,广州农商银行董事长蔡剑在2023年年报中宣布启动“效率提升年”战略,旨在通过市场拓展、风险管控、管理优化和效率提升等举措,在未来两年内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但2024年中报显示该策略暂时“失效”。财报显示,净利息收入大幅下滑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净利息收入已从2023年上半年的85.61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62.7亿元,收入占比也从90%以上降至85.35%。该行称,这主要受外围市场利率下行影响,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

净利息收入大幅下降主要由于净息差下滑,该行净息差仅为1.02%,较去年同期下降47个基点(BP),较今年初下降31个基点。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数据,全国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54%,广州农商银行的数据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此外,广州农商银行其他经营指标也面临多重压力,上半年中间业务收入5.1亿元,同比下降25.69%,代理及托管服务费、银行卡费、银团贷款费、理财产品相关费、担保及承诺服务费等中间业务收入也在缩水。

此外,广州农商银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也面临挑战。截至2024年6月末,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47%、11.12%和13.64%,较年初分别下降36个基点、16个基点和3个基点,而同期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分别为10.74%、12.38%和15.53%。广州农商银行在这三项关键指标中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出其资本实力相对较弱。

资产质量方面,广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87%)虽然与年初持平,但不良贷款总额大幅增加,达44.89亿元,较年初增加16.20%。同时,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也由年初的28.29%上升至32.20%,贷款质量较差。其中,房地产不良率虽然略有下降,但仍高达5.59%。此外,个人贷款不良率也大幅上升,进一步加剧了资产质量压力。

更令市场担忧的是,广州农商银行上半年拨备覆盖率为159.40%,较年初下降5.23个百分点,虽然释放利润,但却无法挽救业绩大幅下滑的趋势。

02

绩效下降,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

针对业绩下滑,有分析认为,广州农商银行正通过裁员来渡过难关。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广州农商银行员工总数减少,具体减员256人。截至2024年6月末,广州农商银行员工总数为13364人,其中与银行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12739人,劳务派遣人员625人。从长期来看,2021年末广州农商银行员工人数为14168人,同比净减员约8000人。

针对人员减少问题,广州农商银行曾回应称,上半年员工数量小幅减少主要是员工达到退休年龄等自然减员所致。同时,该集团员工招聘以校园招聘为主,2024年新员工主要在7月份入职。因此,半年报显示的员工数量减少属于正常波动,预计全年员工数量将保持稳定。

无论裁员原因如何,广州农商银行的营业费用确实有所减少。2024年上半年,该行营业费用30.3亿元,同比下降1.06%。其中,员工成本19.59亿元,同比下降3.60%。具体来看,员工工资、奖金及津贴(含内退)同比下降0.48%至13.4亿元,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及其他同比下降9.74%至6.19亿元。事实上,他们通过裁员,在2023年就减少了成本支出5.43亿元。

除了人员削减问题,广州农商银行近年管理层变动也频繁,如原行长易雪飞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曾在监管部门工作19年的邓小云去年11月出任新行长。2024年6月,林日鹏辞去该行副行长一职,何恒接任。此外,执行董事、股东监事等高管近两年也经历了多次变动。每次人事变动,投资者都期待新管理层能带动业绩回暖,但目前来看,并无明显起色。

03

多管齐下,效果尚待确定

上半年,广州农商银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营策略的调整,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等,努力提高营业收入,加大对高收益业务的投入,减少对低收益业务的依赖。

例如,广州农商银行在中小微企业信贷、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4年6月末,中小微企业信贷余额达434亿元,较年初增长13.7%,业务规模和占比均有所提升。这里的中小微信贷是指5000万以上的信贷。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迅速,服务客户超过1300家,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85.71%,“政府采购贷”、“云财链”等线上业务稳步推进。

无论从中报还是从蔡剑董事长近日接受媒体采访中,我们都看到广州农商银行重新聚焦中小资产业务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中小资产业务占比,优化信贷资产行业布局,希望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此外,面对资产质量管控压力较大的困境,广州农商银行将全面加强新业务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贷后管理要求,严防中小额贷款业务风险,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补充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未来还将继续推进资本补充计划,满足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

新业务创新拓展也在持续推进,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加大突破力度,以新增长点弥补传统业务下滑,在保持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新业务领域和盈利模式,提升综合竞争力。

广州农商银行在最新半年报中指出,将继续推进“效率提升年”活动,但“言语”和“行动”能否配套落实、落到实处,能否重回巅峰,还需拭目以待。

美菜网声明:本文取材自公开资料,所表达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

广州农商行昔日光环褪色,连续三年净利下滑,回 A 股之路困难重重插图

2024

立即扫描二维码

内容贡献: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