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近年来债券市场表现良好,债券基金受到众多个人投资者青睐,个人持有债券基金比例超过30%,为近8年来最高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受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权益市场波动、债券市场向好等因素影响,个人投资者对稳健资产的投资需求明显增加,债券基金个人投资者占比持续上升。在流动性、投资者需求等因素推动下,个人投资者或将继续涌向稳健类别,但增速或将有所放缓。
个人投资者占债券基金比重逾三成
创近八年来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报,全市场个人投资者债券型基金平均持仓比例为30.42%,创近八年来新高,这一数据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较2020年末上升9.28个百分点。
对于债券型基金个人占比上升的现象,博时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分析认为,首先,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在比价效应下,资金从银行存款流向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向债券。其次,随着权益市场波动加剧,个人投资者趋向于寻求较低风险的投资,资金从股票型基金流向债券型基金。第三,在“资产荒”逻辑下,债券市场整体向好,吸引了大量个人投资者入市。最后,近年来投资教育活动不断深入,个人投资者对全方位的投资渠道和产品类型更加熟悉,对债券型基金的接受度不断上升。
天弘基金、国泰基金等也表示,近年来,权益市场持续震荡,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下降,相对而言,走势稳健的债券型基金更受个人投资者青睐,尤其是今年以来“债券牛市”出现以来,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长城基金总结称,2022年资管新规实施后,理财产品将打破刚性兑付规则,作为净值管理先行者的公债基金将迎来新天地。由于宏观经济复苏乏力,个人投资者避险情绪明显,对风险较为敏感,对利率较低、收益相对稳定的资产需求持续增长。债券市场近两年持续上涨,带动债券基金整体业绩向好,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
盈米基金研究员李兆婷也认为,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债券型基金相对收益较高、风险较低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寻求稳定投资渠道的个人资金。
除了市场原因,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吴月宁补充道,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个人投资者购买债券基金的渠道越来越便捷,包括基金公司官网、APP、银行、第三方平台等,投资者关系、债券基金管理等销售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买渠道,推动个人投资者持有债券基金的比例不断提升。
“近年来,权益市场缺乏趋势性,投资者出于避险目的将目光集中到债券型基金上,2023年以来的债券牛市则吸引了大量散户资金。”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王璐也表示。
债券指数基金、一级债券基金等。
个人所占比例迅速增加
债券基金子类别中,中长期纯债券基金、一级债券基金、二级债券基金、债券指数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持仓占比近年来均创历史新高,尤其是债券指数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持仓占比提升至28%,五年来提升超过22个百分点,成为个人投资者持仓占比增幅最大的债券基金子类别。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表示,上述子产品类型各有优势和特点,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这一趋势也从侧面反映出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提供清晰的投资逻辑、性价比高、风险可控的产品。
国泰基金也表示,中长期债券基金等类别攻击性较强,在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受到个人投资者的关注,由于该类产品此前并非个人投资者的首选,因此相对而言占比会提升得更快。
个人占比预计将继续上升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居民风险偏好尚未出现逆转迹象,资金有望继续流向稳健的投资品种,债券型基金中个人投资者的持仓占比有望继续上升。
长城基金认为,未来个人投资者持有债券基金的比例或将继续增加,主要因为背后的驱动因素并未发生方向性变化,当前宏观经济复苏进程受限于投资增长、房地产风险未出清、消费降级等因素的制约,在流动性宽松、“资产荒”背景下,债券市场或将持续看涨,债券基金或仍具备性价比高的配置,继续对个人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除了关注债券市场的持续潜力和债券型基金投资的比价效应外,博时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还表示,近年来,个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投资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多元化投资方式的接受度不断提升,个人投资者持有债券型基金的占比仍有提升空间。
国泰基金也认为,在震荡行情下,个人投资者对于稳健型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希望借助债券型基金获得相对可预期的收益和可控的回撤,因此个人份额不断增加的局面或将持续。
一些行业组织和个人也认为,股市、债市的“跷跷板效应”或者债市的调整,可能影响个人对债券型基金的投资热情。
上述北京大型基金公司认为,未来个人投资者持有债券型基金占比上升的趋势还可能持续,但增速或将放缓。
该基金公司分析称,个人持有债券基金占比的变化受到宏观经济环境、通胀压力等影响,另外,股市、债市的“跷跷板效应”仍将持续影响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流向,当股市表现不佳时,债券基金可能成为更受欢迎的投资选择。
李兆廷还认为,随着经济预期不确定性增强、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加剧,个人投资者对低风险、稳定收益的投资需求不断增长;公募基金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渠道布局,更好地满足个人投资者的需求;投资者教育的不断普及和风险意识的不断提高,个人投资者对债券型基金的认知和接受度不断提高。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个人投资者在债券型基金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如果未来债市出现整体调整,个人投资者占比上升的局面可能会发生改变,因为个人投资者在债券基金的申购、赎回上比机构投资者更为敏感。”李兆廷补充道。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