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近期发布的另外两个数据,为观察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视角。先看工业企业利润。1-7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8%,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接近六成。再看制造业的景气度。8月,在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的情况下,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比上月上升2.3和1.7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新动能体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也为制造业保持相对平稳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动能转换趋势日益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动能支撑不断增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力。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推动新旧动能平稳转换,需要重点把握四个关键词。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插图

聚焦创新。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土地等传统优势减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关键核心技术受人制约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成为常态。走粗放扩张、人地失衡、负债生活、环境破坏的老路已经走不下去了,也走不通了。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跨越。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同时,从制度上落实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长期投入。

深化改革。动能转换的难点在于,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既有规则、秩序和利益结构的变动,越往深处推进越艰难。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着力打通制约新优质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制约,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向新优质生产力发展。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插图1

促进融合。要明确,新旧动能转换不能简单理解为新旧产业转换。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强是我国制造业体系的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新优质生产力形成的主战场,传统产业也是新优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载体,不能简单撤回为“低端产业”。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有序布局未来产业的同时,要加快应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老树上长新枝”。

坚持是关键。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新旧动能转换有阵痛”。动能转换的阵痛在于传统动能逐步减弱,新动能的成长成熟需要时间,传统动能衰退留下的缺口短期内难以完全弥补。在此期间,经济增长必然出现波动,原本隐藏的各种风险也可能显露出来。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艰难的过程,但不改则阵痛长久。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扎实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联动,加快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新的就业增长点,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莉)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