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现在的表现和1974年的美国股市很相似,当时美股平均价格相比1968年的高点下跌了70%。美国各大主流媒体的头条都用“可怕的雪崩”、“从悲观到绝望”等字眼来形容当时的恐慌。但巴菲特开仓、全力买入股票,一点也没有受到悲观情绪的影响,甚至对一位老友说,“有几天我起床后甚至想跳踢踏舞。”
人类在投资上的悲欢离合是如此不同,因为大多数人只顾股价,不问价值,可谓趋势投资者。A股上一轮蓝筹行情始于2016年初,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才引起投资者的广泛关注。2021年,“百亿基金”、“白日基金”随处可见,但此时的过度繁荣,已埋下了未来调整的隐患。
悲观情绪再次主导A股市场,如果只看过去三年的股价走势,投资者会看到大幅调整,感受到恐慌性出逃的压力。但申万蓝筹股平均估值17倍,投资回报率近6%,股息收益率3.17%。如果你持有的股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那么现在什么时候卖出才是明智的?
回顾那些经典时刻
很多投资者会把过去三年的亏损归咎于外界,但正如巴菲特曾经说过的,决定投资者命运的不是股市,甚至不是公司,而是我们自己。
回顾投资史上的经典时刻,可以帮助我们警惕自己的非理性冲动,用历史、长远、价值、理性的态度对待投资决策,在市场疯狂上涨时就不会轻信,在恐惧至暗的时刻也会更加勇敢。
投资者并不关心价值,只被疯狂上涨的价格所诱惑,从而引发了投资史上的“郁金香泡沫”。
“1636年,郁金香投机者低价买入,高价卖出,靠赚取差价赚取巨额利润,许多人的财富迅速上涨……”查尔斯·麦凯在《大疯狂:非凡的大众幻想与大众疯狂》中写道:面对这个极具诱惑力的金饵,无论贵族还是平民,还是农民、工匠、水手、男仆、女仆,甚至烟囱清扫工和老裁缝,都纷纷购买郁金香。从底层到顶层的各个阶层都纷纷套现财富,投入郁金香市场。外国人很快就陷入了这个疯狂的漩涡,金钱从四面八方涌入荷兰。
1637年郁金香泡沫宣告终结,价值法则再次占据主导地位,大量商人几乎沦为乞丐,不少贵族失去财产,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境地。
投资者不在乎价值,只被一跌再跌的股价吓得魂飞胆丧,这也造就了投资史上的一场经典战役。1973年2月至10月,巴菲特控制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为《华盛顿邮报》最大的外部股东,持股约9%。巴菲特认为《华盛顿邮报》至少值4亿美元,但当时该公司的市值只有1亿美元。即便在如此低的价格下,巴菲特买下《华盛顿邮报》后,仍被套牢20%,用了两年时间才走出陷阱。
巴菲特后来在《华盛顿邮报》上赚了数百倍的利润。他认为,你买的只是该公司的一份股权,一份分享该公司未来在出版和电视行业利润的权利。如果你知道《华盛顿邮报》或任何一家公司的价值,你就不会被其他因素所迷惑。
2001年至2005年A股“四年熊市”期间,一些分析师曾预言上证指数将跌破1000点,名声大噪。然而,如果投资者在此期间抛售股票,虽然短期内会松一口气,但未来却错过了A股历史上最大的牛市。当时投资蓝筹股的投资者在过去二十年中获得了巨额利润,例如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特变电工等公司仅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就是2005年中市值的数倍。
同样,2016年年初,上证指数从5178点的高点跌至2638点,上千只股票频频跌停,市场一片恐慌。然而,这却是蓝筹股5年涨势的开始,不少蓝筹股因估值修复、业绩持续增长,股价出现上涨。
这时候我们应该悲观吗?
如果只看过去三年的股价调整,投资者会感到一阵深深的寒意,上证指数从最高点3700点跌至目前的2800点,跌幅达24%,不少标杆股跌幅更是超过40%。
如果投资者选择在3700点入市,就没有理由在2800点退出。价值规律迟早会起作用,至少此时不应该恐惧。如果把申万蓝筹看作一个组合,这个组合目前市值为6.26万亿元,这个组合2023年归母净利润3736亿元,过去12个月的分红为1985亿元。
简单计算一下,申万蓝筹组合对应市盈率为16.7倍,投资回报率近6%,股息收益率3.16%。从成长性来看,2018年该组合归母净利润1193亿元,近5年来该组合净利润增长了113%。
不少股票2023年赚到的净利润比五年前增长了一倍多,但估值却比五年前便宜了近一半。比如迈瑞医疗2018年归母净利润37.19亿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115.82亿元,增长211%。迈瑞医疗2018年底估值38倍,目前估值23倍。
贵州茅台的估值比2018年底市场情绪极度悲观时便宜了近10%。贵州茅台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352亿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747亿元,五年净利润增长112%。贵州茅台2018年底估值为23倍,目前估值为21倍。
巴菲特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的股票跌 50% 而不改变你的表情或心情,你就不适合进入股市。”然而,普通投资者很难克服心理障碍,因为他们往往过于关注价格,而忽略了价值。
大多数投资者只关注股价。他们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跟踪、评估和预测股价的变化,却很少花时间研究公司及其业务。即使在需要评估股票价值时,这些投资者也只依赖单因素估值模型,例如市盈率、账面价值和股息收益率。然而,这些简单的指标不足以解释一家公司的价值。大多数人往往关注股价因素,而巴菲特则分析业务因素。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