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6日,荣耀CEO赵明在2024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宣布全球发布业界首个跨应用开放生态智慧体,并宣布荣耀AI智能体将在下一代荣耀全能旗舰荣耀系列上商用。
会后采访中,赵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海量AI应用时代的临近,AI应用也会像手机APP生态一样呈现碎片化的趋势,如何在终端侧有效调用这些AI能力,将成为手机厂商面临的一大挑战。
“对消费者来说,未来的AI将意味着各种服务,某种程度上它和今天的APP并无本质区别,将有大量的各种AI智能实体。但对手机厂商来说,如果只是在这个层面上进行封装,称其为自己的,那并不是真正的AI手机。”赵明告诉记者,未来的趋势将是系统层面的AI重构,用“智能实体”的方式让AI在手机上实现“自动驾驶”。
这一概念在今年 6 月的苹果开发者大会上也曾被提及,苹果表示,Apple Suite 将深度融入苹果产品,成为一套个性化的智能系统。Siri 通过内置的大型语言模型,具备感知屏幕内容的能力,并简化了跨多个 App 交互的过程。
赵明表示,苹果为AI给出的方向有助于整个行业更加清醒,打造真正的AI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他强调,手机厂商不能单纯依靠集成第三方AI服务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是AI手机。真正的AI手机应该具备AI Agent这样的人机交互识别能力,这才是端侧AI的核心价值。
在谈及苹果的AI技术时,他认为,手机厂商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利用AI赋能硬件、重构操作系统,实现更深层次的创新。“如果试图以快餐的方式快速推进AI技术,可能会适得其反,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相比于苹果的封闭体系,在中国的互联网和AI服务生态中,开放的生态更容易和海量的互联网AI服务结合。”赵明表示,在海外市场,荣耀与Meta、微软、谷歌等厂商都有着密切的合作。
不过成本问题仍将是AI代理发展的挑战之一。市场研究公司合伙人兼研究副总裁Neil Shah对记者表示,将其集成到移动设备中是一项昂贵的投资,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来开发和训练拥有数十亿个参数的模型。
“确保未来能以苹果为核心与大量苹果应用进行交互,将给苹果带来巨大的成本。”Neil Shah对记者表示,与OTT厂商(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和应用开发商为其高级软件或功能提供订阅模式类似,AI也需要商业化。他预测AI商业化将成为必然趋势,未来苹果或将采取多种商业模式应对这一挑战,比如向开发者收费,或要求用户为使用高级AI功能付费。
Neil认为,随着AI技术的日趋成熟,手机厂商应更多地着眼于真正的创新和长远发展而非短期的市场炒作,只有将AI技术与手机硬件、操作系统深度融合,打造出具备真正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能力的AI手机,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