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企业出海建厂:规避关税,提升盈利能力,成为行业领头羊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本文由本杂志特约记者江宝撰写。

不少上市公司选择在海外建厂,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曾经陷入困境的轮胎企业便是如此。

轮胎是典型的制造业产品,国内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迅速发展。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7年,轮胎出口规模由1.3亿条增长至3.26亿条,占全球轮胎产量比重快速提升。

在此背景下,2008年美国对中国轮胎发起“双反”调查,2009年的中美轮胎特保案中,中国轮胎被征收高额特别关税,一些知名轮胎企业压力巨大,加之其他因素影响,甚至出现破产倒闭的现象。

轮胎出口量在2008、2009年连续下滑,但此后一直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达到4.76亿条。不过,轮胎企业出口规模虽然呈螺旋式增长,但盈利能力却普遍下滑,沦为只赚不赚的产品。2010年至2013年,轮胎企业毛利率分别为13.25%、12.65%、16.66%、17.0%,净利率更是低至微薄水平。

盈利能力低导致企业估值低,企业估值低导致融资困难,无法继续扩张。或者说,盈利能力低制约了中国轮胎企业做大做强。

轮胎企业出海建厂:规避关税,提升盈利能力,成为行业领头羊插图

东南亚突破

为打破僵局,国内轮胎企业开始海外建厂,东南亚自然成为首选。

轮胎制造最重要的原材料是橡胶,约占营业成本的70%。东南亚是全球最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天然具有成本优势。再加上东南亚靠近中国的地理优势、廉价年轻的劳动力、相似的文化等,都是国内企业选择东南亚的原因。

最早下定决心的是赛轮轮胎。2011年8月,赛轮轮胎在越南设立子公司。2013年项目投产,此后已三次追加投资。到2023年底,越南项目产能将达到1870万条轮胎(其中半钢胎1600万条、全钢胎260万条、越野胎10万吨)。

越南项目的成功是公司近年来收入和利润稳步增长的重要助力,也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2023年,赛轮越南实现营业收入72.33亿元,净利润15.94亿元,净利润率22.04%,远高于赛轮轮胎国内业务的盈利水平。同期赛轮东营和赛轮沈阳的净利润率分别为6.7%和1.5%。2024年上半年,赛轮越南营收40.51亿元,净利润8.76亿元,净利润率高达21.6%。

借越南基地成功之机,赛轮轮胎2021年开始布局柬埔寨项目,一期项目将于2023年投产,同时加大对柬埔寨的投资力度,新增年产1200万条半钢胎,达产后柬埔寨基地将拥有年产21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165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的产能。

2023年柬埔寨项目营收23.32亿元,净利润5.65亿元,净利润率24.23%;2024年上半年柬埔寨项目营收18.41亿元,净利润4.74亿元,净利润率25.7%。

玲珑轮胎与森麒麟选择泰国建设轮胎生产基地。

玲珑轮胎泰国项目于2014年投产,此后玲珑轮胎不断加大在泰国的投资,最终形成了1500万套乘用车胎产能、220万套客车胎产能。2023年,玲珑泰国营收44.51亿元,净利润9.14亿元,净利润率20.53%,盈利水平也远高于国内工厂。

2014年,森麒麟在泰国投资建设年产10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并顺利投产。公司还加大在泰国的投资力度,新增泰国二期扩建项目,年产600万条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和200万条高性能全钢子午线轮胎,该项目也将于2023年投产。

森麒林泰国2023年营收43.5亿元,净利润8.5亿元,净利润率19.54%,远超国内项目盈利水平。

此外,青岛双星、贵州轮胎在越南均有产能布局,通用股份、中策橡胶在泰国有产能布局,通用股份、青岛双星在柬埔寨有产能布局,中国轮胎企业在东南亚的布局非常成功,大部分项目已成为公司利润的核心来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布局北非、北美、欧洲

随着国内轮胎企业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泰国、越南成为美国乘用车轮胎主要进口国,因此2021年美国对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展开反倾销调查。

最终,除赛轮轮胎反倾销税率为零外,其他越南企业的反倾销税率均为22.30%。泰国企业中,玲珑轮胎和森麒麟反倾销税率分别为4.52%和1.2%,其他企业反倾销税率大多为4.5%。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即使征收反倾销税率,这些项目的盈利能力仍远高于国内工厂。

当然,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国内企业的海外扩张已经不再局限于东南亚。

例如赛轮轮胎2023年12月宣布将在墨西哥建设基地,规划年产能为600万条半钢胎,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净利润4059万美元。项目将建在墨西哥瓜纳华托州莱昂市马拉比斯工业园,市场自然定位在北美市场。墨西哥毗邻美国,是全球第四大汽车零部件出口国、第五大汽车出口国、第七大汽车生产国。墨西哥项目公司持股51%,另外49%由墨西哥最大的轮胎经销商TD 持有。

赛轮轮胎也在2024年3月宣布,计划在印尼投资建设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及3.7万吨越野轮胎的项目,位于印尼中爪哇省德马克市嘉腾工业园。该项目预计实现营收2.7亿美元,净利润6700万美元。轮胎销售市场将主要以印尼本地市场为主,同时也兼顾周边国家和地区。

玲珑轮胎选择塞尔维亚,自2018年起开始布局塞尔维亚项目,投资额达66亿元,项目将于2024年投产。同时,玲珑轮胎还加大对塞尔维亚的投资力度,2024年8月,投资46亿元建设塞尔维亚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1月开工,2030年竣工。

森麒林在北非选择了摩洛哥,在欧洲选择了西班牙。

2022年12月,森麒麟宣布拟在摩洛哥建设年产600万条高性能轿车及轻卡子午线轮胎的森麒麟(摩洛哥)项目,项目建设期18个月,投资额2.97亿美元。2023年10月,森麒麟在摩洛哥追加投资,追加投资1.93亿美元,建设年产600万条高性能轿车及轻卡子午线轮胎项目,目标自然是欧洲市场。2023年4月,森麒麟募资28亿元,投资建设年产1200万条轮胎的西班牙轮胎项目。

出海是最好的出路

从出海时间线来看,国内轮胎企业出海速度明显加快,2013-2015年主要是赛轮轮胎、玲珑轮胎、中策橡胶等龙头企业出海,2020年以后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近两年,龙头企业纷纷宣布布局多个项目。

从出海国家来看,东南亚仍是首选,但龙头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更靠近欧美的市场,如上文提到的赛轮轮胎选择了印尼和墨西哥,玲珑轮胎加大了对塞尔维亚的投资,森麒麟选择了摩洛哥和西班牙。

从上市公司的动作来看,在收获出海红利和拥有资金优势后,它们显然更加积极。赛轮轮胎、玲珑轮胎、森麒麟均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多家工厂。赛轮轮胎在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尼均设有工厂,玲珑轮胎重点布局泰国、塞尔维亚,森麒麟步子迈得更大,先后布局泰国、摩洛哥、西班牙。这三家企业在出海方面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对于轮胎企业来说,走出去或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好的出路。在海外建厂可以避开关税,盈利能力强,远高于国内建厂。正是凭借越南项目的成功,赛轮轮胎有望成为国内轮胎企业的领头羊。

当然,出海风险更大,不仅面临当地法律法规的问题,还面临欧美反倾销调查的风险。不过,风波越大,鱼越值钱。在成功的示范效应下,企业积极布局也无可厚非。更重要的是,这些布局都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家支持的重大项目。

预计2023年底国内轮胎出口量将达到6.2亿条,同比增长11.6%。综上所述,从投资角度看,未来中国轮胎企业有望迎头赶上,成为全球轮胎行业的领头羊。

(作者为资深从业者,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文刊登于8月24日的《证券市场周刊》。

轮胎企业出海建厂:规避关税,提升盈利能力,成为行业领头羊插图1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