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滞后,半年报盈利却远超预期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转型仍然慢了半拍。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任亚飞

编辑 马吉英

标题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这是一份远超出预期的半年度报告。

8月29日,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半年度财报,显示长城汽车上半年营业收入914.3亿元,同比增长30.7%,已连续四年增长。净利润70.79亿元,同比增长420%。毛利率为 20.7%,同比增长 3.9 个百分点,为 2017 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长城汽车的毛利、自行车收入、自行车净利润和自行车毛利均有所增长。上半年,长城汽车实现毛利189.62亿元,同比增长61%;一辆自行车的净利润为12800元,同比增长10100元,自行车的毛利为3.42万元,同比增长50.4%。

民生证券汽车首席分析师崔燕判断,利润和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销量的增长以及海外及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的提高。国投证券研究报告也给出了“业绩接近业绩预测上限,现金流表现突出”的评价。

然而,虽然利润远超预期,但长城汽车的销量增长并不明显。上半年,长城汽车共销售 554,900 辆,同比增长 6.95%。其中,国内市场销量为 35.5 万辆,同比下降 10.24%。从内销表现来看,长城汽车在 2023 年仍未真正扭转疲软。

其实,从今年开始,为了改变长城只懂汽车、不懂营销的传统形象,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打破沉默,多次走到台前,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 学会玩流量,学做优质网红。

这对魏建军来说是一场转型之战,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打赢这场新能源转型之战也刻不容缓。

2021 年,长城汽车宣布了其 2025 战略。当时,魏建军表示,到 2025 年,长城汽车全球年销量将达到 400 万辆,其中 80% 是新能源汽车。今年上半年,其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仅为一款,与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利润飞涨的背后

在车企的财报中,销量增长通常是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从长城汽车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来看,利润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销量。

长城汽车在财报中解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所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销售的增长和国内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上

半年,长城汽车销售收入789.3亿元,同比增长30.12%。同期,长城汽车共销售 554,900 辆汽车,同比增长仅 6.95%。据此测算,长城汽车上半年平均收入为14.22万元,同比增长约21%。

海外市场对长城汽车的销售额做出了重大贡献。上半年,长城汽车海外销量为19.98万辆,同比增长62%;德国国内销量同比下降10%至35.5万辆。8 月,海外销量超过 40,000 辆。

财报显示,2023 年,长城汽车在海外和国内市场的毛利率分别为 26.01% 和 15.52%,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将明显增强。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已拥有超过 1,300 个海外销售渠道。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刘洪辰也提到,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实施多元化战略,哈弗H6、哈弗大狗、坦克300、坦克500等车型在拉美、东盟、北非、中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区域市场热销,哈弗新能源汽车6月在巴西销量排名第一。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秘书长崔东树整理的数据,上半年长城汽车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国是俄罗斯,其次是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地。

然而,目前长城汽车在欧洲市场的进展并不顺利。2021 年,长城汽车在德国慕尼黑车展期间宣布进军欧洲,并在慕尼黑成立子公司,作为开发欧洲大陆市场的中心。然而,今年 5 月,长城汽车宣布其欧洲总部将转向轻资产运营,现有的欧洲经销商和客户将得到长城汽车集团的支持。在其欧洲总部关闭后,巴西已成为其今年海外发展的重点。长城汽车进入巴西市场已有 3 年,并已开始在巴西进行本地生产。

据国投证券称,长城汽车的出口销量将继续增长,预计 2024 年出口销量将达到 40 万至 50 万辆。

除了海外市场,长城汽车的国内销售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共销售20万元以上车型14.1万辆,同比增长64.3%,这也被长城汽车视为其利润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魏建军看来,现在汽车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2023年电动车的亏损会增加,所以长城汽车应该有所有所不做,“如果亏损特别严重,就适度减销量,充分发挥我们的长板作用,不亏钱或有轻微亏损或利润比较高的情况下,我们会大力推广。”

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滞后,半年报盈利却远超预期插图

起草:任亚飞

目前,长城汽车拥有五个子品牌:哈弗、坦克、魏、欧拉和长城皮卡。坦克品牌在售车型基本都在20万元以上,在长城汽车产品矩阵中是一个定位较高的品牌,其销量增长也带动了长城汽车均价的上涨。

国投证券研究报告显示,长城汽车二季度单车均价为17.1万元,同比增加3.4万元,环比增加1.5万元。据测算,上半年国内外自行车均价分别在15.3万元和18.2万元左右,同比分别增加2.8万元和1.6万元。

事实上,油罐和皮卡车壁垒高,盈利能力强,已成为长城汽车的主要摇钱树业务。东吴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上半年,坦克品牌和海外出口贡献了较大的利润弹性,销量占比提高,带动长城汽车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改善导致均价快速上涨。

然而,长城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正在下降,并正在向各个品牌蔓延。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8月,哈弗、魏牌、长城皮卡、欧拉四大品牌分别下跌3.15%、15.74%、13.15%、38.36%。坦克品牌在 1~8 月的销售表现突出,同比增长 74.67%,但在其所在的越野 SUV 领域,更多的挑战者正在涌入,例如 5、Jet 等车型。

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滞后,半年报盈利却远超预期插图1

作为长城汽车销量的支柱,哈弗品牌上半年销量为29.7万辆,同比增长仅0.17%。“这意味着长城汽车的销售基本面面临严峻挑战。”一位分析师指出。

向新能源的过渡仍然慢了半拍

“长城汽车坚持底线思维和长远主义,追求高质量的市场份额。”在今年5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魏建军表示,未来三年汽车行业的竞争激烈不会减弱。

不过,在车企竞相布局新能源赛道的大趋势下,长城汽车的行动似乎有些慢,而且半拍。

在去年的成都车展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表示,2023年是长城汽车开启智能化转型的元年,2024年将是长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大年。

不过,回顾今年上半年,长城新能源转型的步伐仍然比较缓慢。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数据,2024年6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到48%,其中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72.5%;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11万辆,渗透率达到41.8%。上半年长城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同比增长41.99%,新能源渗透率仅为23.65%,与2023年相比略有增长,仍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根据长城汽车最新的产销数据,长城新能源汽车1~8个月累计销量为181,400辆。比亚迪同期销售约 2,328,400 辆,吉利新能源销售 454,700 辆,同比增长超过 97%;奇瑞新能源共销售 272,800 辆,同比增长 187%。

对于“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缓慢”的问题,魏建军曾公开回应:“我们没有那么把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当回事,我们也不会迅速做出由油变电的电动汽车。然而,我们投资于电池、电机和电控,并专注于掌握这些核心技术,包括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新技术。”

据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石金满介绍,由于产品定价、技术、渠道、品牌定位等短板,长城汽车第一代新能源产品市场拓展失败,新能源转型滞后于整体市场,但公司及时调整了产品策略, 叠加了智能技术的明显进步,正在迅速弥补过去的短板。

2023 年,长城汽车将推出 Hi4 智能四驱电动混合动力技术。目前,长城汽车的五大品牌已经将这套动力系统安装到他们的产品中,几乎涵盖了哈弗雷霆MAX、哈弗猛禽、威牌摩卡、坦克400、坦克500、坦克700等所有系列车型。

今年8月,当魏品牌新蓝山发布会上,魏建军很少担任新车发布会的主旨演讲人,并花费了大量篇幅谈论长城汽车目前的智能实力。据他介绍,长城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10年,拥有10多个研发基地,近6000个研发团队,600多名技术专家。

体现在研发投入上,长城汽车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110亿元,今年上半年研发支出为41.84亿元,同比增长19.24%。

不过,与其他车企相比,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并不高。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到201.77亿元,同比增长41.64%,创历史新高。在 2024 年 6 月 6 日的股东大会上,王传福表示,比亚迪目前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工程师团队近 5000 人,公司未来将在智能领域投入 1000 亿元,专注于生成式 AI 和大模型等技术的研发。吉利汽车上半年研发总投入为70亿元,同比增长17.9%。

9月2日,魏建军在微博发文称,长城汽车CTO王元利将于9月30日退休,现任长城汽车副总裁吴辉晓将接任该职位。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国内汽车企业的首位女性 CTO。

曾有评论称,吴慧晓在长城汽车的智能化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进展值得期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