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家科创板公司终止再融资计划,涉及拟募资总额超 277 亿元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13 家科创板公司终止再融资计划,涉及拟募资总额超 277 亿元插图

《科创板报》记者注意到,上述13家公司终止再融资计划的公告中,公司均提及“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基于自身业务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考虑”等终止原因,少部分公司给出了进一步解释。

纳诺科技表示,本次发行可转债的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相关授权有效期即将到期;晶科能源则表示,行业内外部环境、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上述13家公司再融资计划拟募集资金总额超过277亿元,其中,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两大光伏龙头企业再融资计划拟募集资金总额达206亿元。

一位负责上市公司投融资项目的市场人士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行业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逐渐进入大幅调整周期,到现在为止,光伏行业的情况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加之整体融资环境收紧,这样的募资额度终止并不奇怪。”

中介机构“资质齐全”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证监会发布“827新政”,即《中国证监会协调一级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和再融资监管安排》、提出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节奏后,A股市场多家公司终止了IPO申请和再融资计划。

今年证监会发布“315新政”,即《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提到,要强化中介机构“把关”责任,一些中介机构“资质不合格”,相关企业融资进程也受到影响。

今年8月14日晚间,粤安新材公告称,鉴于目前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自身实际情况,公司决定终止“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6亿元,全部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对于终止原因,粤安新材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报》记者表示,自去年11月公司启动再融资计划以来,该项目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下称“大华会所”)连续受到监管处罚;加之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业绩持续下滑等综合考虑,导致其决定撤回相关申请。

今年5月,大华俱乐部因在金通灵财务报表审计中未尽职尽责,被监管部门处罚,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

13 家科创板公司终止再融资计划,涉及拟募资总额超 277 亿元插图1

(聘请大华俱乐部为审计机构并最终终止再融资计划及IPO申请的公司)

上述负责上市公司投融资项目的市场人士表示,“如果中介机构的业务资格被暂停,公司很可能会重新招标选择新的机构,新机构需要重新审核公司的申请文件,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融资计划和募投项目的进度,发行人在选择中介机构时应更加谨慎。”

“行业内普遍的做法是,很多公司在重新招标选择中介机构资质时,会强调中标人没有被停牌。”上述市场人士进一步表示,“部分公司还会采用备选方案,设1家主力供应商,2-3家备选供应商。如果中标的中介机构受到监管处罚,影响其资质,公司就会考虑采用备选方案。”

公司自身情况成为询问重点

从上交所发布的审核问询来看,部分公司终止再融资计划,仍与公司自身情况有关。

以云从科技为例,其再融资方案已经历两轮审核问询,在2023年9月25日更新的第二轮审核问询中,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及募投项目成为上交所问询的重点。

申请文件显示,自2017年至2023年,云从科技七年间累计亏损38.84亿元,今年一、二季度,云从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亿元、-1.96亿元,公司亏损面持续扩大。

巨石化工此次拟募集资金1.6亿元,全部用于补充营运资金,认购人陈刚、杨正高为巨石化工共同实际控制人,认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在首轮问询中,上交所还重点关注认购者是否具备资金实力以及资金来源的合理性、合法性。

今年8月29日晚间,瑞安基因宣布终止可转债计划,募集资金金额为4.5亿元。

7月22日晚间,前不久,瑞安基因披露,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及核心技术人员熊辉等4名公司高管,因涉嫌违法经营,被公安机关采取相应措施。

瑞安基因在8月20日晚间披露的半年报中表示,目前相关证据收集工作正在进行中,若后续公安机关认定实际控制人及高管涉嫌刑事犯罪,该事项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