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新闻●长江商报记者 沉有容
IPO排队已一年零五个月,道生天和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生天和”)已更新材料,继续排队等待审核。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道盛天和连续三年研发费用率低于3%。
经营业绩陷入停滞,道盛天河向外界传达的则是增长不足。 2020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波动较大,总体保持不变。
与之相对应的是,道盛天合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应收账款较高,2023年底达到17.55亿元,约占公司总资产的一半。
多达23家客户和供应商重叠,这难免让人怀疑道盛天合交易的公平性和履约的真实性。
备受质疑的是,道盛天合在IPO前增资、扩股、借债,同时向股东派发丰厚股息。 2020年至2022年,公司累计派发股息2.9亿元。本次IPO,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8亿元,其中1.85亿元用于偿还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质疑声中,道盛天合将募集资金减少至6.94亿元,并计划用1.35亿元募集资金偿还贷款。
业绩停滞,应收账款上升
经营业绩是外界观察企业成长的窗口之一。经营业绩不佳或许是道盛天合IPO路上的绊脚石。
道盛天和成立于2015年6月,致力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围绕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有机硅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风电叶片成型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等。三大系列产品为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用树脂和工业胶粘剂,主要服务于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以及航空、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天然气勘探、电力、模具制造等领域。 。
2020年,道盛天合实现营业收入33.32亿元、净利润1.38亿元。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1.27亿元、34.36亿元、32.02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6.17%、9.8 9%、-6.81%;净利润分别为8500万元、1.1亿元、1.55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38.23%、30.08%、40.12%。
上述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四年间,公司营业收入在33亿元左右波动,2023年营业收入较2020年有所减少。相比营业收入,净利润表现似乎更好,但事实并非如此。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除非净利润”)更能真实反映道盛天合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2020年,公司实现不排除净利润1.58亿元。 2021年至2023年,非排除后净利润分别为0.71亿元、1.04亿元、1.33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55.27%、46.88%、27.74%。 2022年、2023年,非净利润将继续快速增长,但仍不及2020年。
综上所述,从数据来看,2020年至2023年公司业绩整体陷入停滞。
道生天合的净利润是否有水分也值得怀疑。
2020年至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1600万元、-3.145亿元、-3.55亿元、-3800万元,均与同期净利润、非净利润严重背离。除2020年外,其余年份均为负值,净流出总额超7亿元。
应收账款异常高是经营现金流持续负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道盛天合的应收款项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融资及其他应收款。 2020年至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16.15亿元、13.52亿元。营业收入18.68亿元、17.55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8.47%、43.24%、54.37%、54.81%。
数据显示,近年来,该公司营业收入中几乎有一半变成了应收账款,而这些款项能否全部顺利收回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道生天河表演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先分配股息,后筹集资金偿还贷款
道生天河的异常操作也受到质疑。
道生天合于2023年6月20日向上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初期其IPO进展迅速,并于当年7月17日,交易所出具了审核问询函。今年1月25日,公司完成问询函回复,目前处于问询状态。
今年6月29日,公司更新了2023年年报财务数据。 11月19日,该公司更新了招股说明书。
可以看出,道生天河完成询问已经10个月了,还没有新的进展。
在市场人士看来,道盛天合IPO缺乏进展不仅是IPO节奏调整的原因,还与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以及公司内部存在一些异常情况有关。
在现金分红方面,道盛天合受到广泛质疑。招股书显示,2020年2月、2021年3月、2021年8月、2022年10月、2023年5月,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利润分配方案,向股东各派发现金红利4000万元。元、8000万元、8000万元、3000万元、6000万元,总共2.9亿元。
其中,2021年至2023年,道生天和共派发4次现金分红,分红总额达2.5亿元,占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总额3.33亿元的75%,已逼近审计红色线。
此外,根据初步披露的招股书,道生天合拟募集资金8亿元,其中1.85亿元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超过拟募集资金额的20% 。
今年4月沪深交易所规定的“清算分红”标准是,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的80%以上;或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的50%以上且累计分红金额超过3亿元,且偿还及偿还贷款占募集资金的比例合计超过20%。
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道盛天合已将拟募集资金金额减少至6.94亿元,取消使用该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计划,并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资金金额调整至1.3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道盛天河的资金并不充足。 2020年底至2022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13%、58.13%、52.52%。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短期借款分别为2.37亿元、1.96亿元、9500万元。 2022年、2023年新增长期借款分别为1.83亿元、2.71亿元。
2022年,道盛天合进行了两次增资扩股。
一方面通过增资扩股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然后用IPO资金偿还贷款。道盛天合的运营受到质疑。
道盛天合控股股东为亿城实业,实际控制人为纪刚、张挺。他们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60.47%的股份。这意味着这2.9亿元的分红大部分进入了实际控制人的腰包。
客户和供应商高度集中
道盛天河的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根据最新版招股书,道盛天合前五名客户主要包括时代新材、中国建材、天顺风电、远景能源、洛阳双瑞等。2021年,时代新材将是道盛天合第一大客户。 2022年和今年上半年,中国建材仍将是第一大客户。
道盛天合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高。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向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分别为24.04亿元、24.72亿元、21.9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87%、71.94%、68.44%。
道盛天合对前五名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也比较高。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原材料金额合计分别约为20.74亿元、20.09亿元、16.05亿元,占比分别为71.95%、69.60%、60.84%本期原材料采购情况。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主要为扬农化工、长春化工、南亚电子材料(昆山)有限公司、蓝科化学(张家港)有限公司(简称“蓝科化学”)等。
此外,道盛天和还有23个重叠的客户和供应商。其中,泰山玻纤、蓝科化工采购、销售金额较高。
作为曾经的前五名供应商,道盛天和对蓝科化工的采购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这很奇怪。
2021年,道生天合向蓝科化学购买约2.19亿元,购买内容为代理风电产品;当年对蓝科化工的销售收入为1744.58万元,销售内容为碱性环氧树脂。
然而,到了2022年,道盛天和向蓝科化学购买风电产品的金额大幅下降至36.46万元,对蓝科化学的销售额也大幅下降,几乎为零销售额。
道盛天和和蓝科化工的采购和销售变化为何如此同步?
除了客户和供应商的问题,道盛天合在IPO前还存在异常股权转让问题。
2021年8月,苏州友顺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友顺创投”)将其持有的道盛天合1600.72万股股份以5579.63万元转让给易成实业,转让价格为3.49元。 /股,友顺创投退出公司股东行列。
道盛天和的重要客户天顺风能间接持有友顺创投执行合伙人兼私募基金管理人34%的股份。
2022年1月,杭州时代鼎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时代鼎丰”)以3000万元/股的价格向亿城实业转让1000万股道盛天合股份。
道盛天合重要客户时代新材控股股东间接持有时代达丰执行合伙人和私募基金管理人49%的股份。
上述转让将于2022年完成。
2022年,亿城实业先后将股权转让给嘉兴致君旭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3家投资者,转让价格为5.80元/股,转让给苏州君联祥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人)及另外三名投资者转让道盛天合股权,转让价格为6.94元/股。
亿城实业为道盛天合的控股股东。为何低价受让股权、高价转让股权?通过低买高卖,亿城实业赚取了巨额利润。
视觉中国地图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