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价下行致天齐锂业业绩受挫,打响锂矿保卫战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天齐锂业近日发布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4.19亿元,同比下降74.14%,实现归属净利润约-52.06亿元,同比下降180.68%。

值得注意的是,天齐锂业的部分利润来自于其参股公司SQM,截至今年上半年,根据SQM披露的分红预案,该公司按照其持股比例计算的分红份额高达79亿元。

不过,SQM和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去年底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锂资源。这是智利政府在锂产业推进“公私合作”的举措。这也意味着,未来SQM的部分业务利润或将归智利国家所有。天齐锂业由此打响了“锂矿保卫战”。

收入下降超过70%

相比去年上半年248亿元的营业收入,天齐锂业今年上半年营收下滑逾70%。

不仅如此,去年同期天齐锂业实现净利润64.52亿元,平均每个月净利润10亿元,但今年上半年却亏损52.06亿元,降幅超过180%。

经营活动现金流方面,天齐锂业现金流也由上年同期的121.01亿元下滑至22.35亿元,同比下滑180.92%。

天齐锂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锂矿石,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71亿元,占比40%;二是锂化合物及衍生物,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44亿元,占比60%。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锂矿石收入占比下降超过20%,而锂化合物及衍生物收入占比则上升了20%。

谈及业绩下滑,天齐锂业承认,公司受锂产品市场波动影响,锂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锂产品毛利大幅下降。因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不匹配,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如今,天齐锂业已与众多锂电终端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包括全球动力电池制造商、电池材料制造商、新能源汽车公司、跨国电子公司及玻璃制造商等。随着公司产能的不断增长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已开启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合作模式。

SQM陷入诉讼

锂价下行致天齐锂业业绩受挫,打响锂矿保卫战插图

天齐锂业的部分利润来源于其参股公司SQM,截至今年上半年,根据SQM披露的分红预案,该公司与其所持股权比例对应的分红份额共计79亿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SQM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同比下滑幅度较大。这是因为今年一季度,智利圣地亚哥法院对其2017年和2018年税务年度的税务诉讼案作出判决,撤销了2022年税务及海关法院对该案的判决结论,导致确认约11亿美元的所得税费用,相应减少净利润约11亿美元。因此,公司本报告期确认的在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较2023年同期大幅下降。

不仅如此,这项每年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生意如今也陷入了危机。

2023年12月27日,SQM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就2025年至2060年阿塔卡马盐湖的运营和开发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锂矿资源。这是智利政府推动锂产业“公私合作”的一步。这也意味着SQM的部分业务利润未来或将归智利国家所有。

天齐锂业作为SQM股东,认为这一做法应当接受股东大会的审查,以保障股东的利益。

今年5月,SQM股东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天齐智利委托智利律师向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SQM就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上述交易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或采取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所有其他预防或纠正措施。

但这一请求遭到了拒绝。今年6月18日,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公开发布文件,表示不同意天齐智利的请求。

7月26日,天齐智利就智利金融市场委员会驳回其6月26日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向智利圣地亚哥上诉法院提起诉讼。

天齐锂业在7月30日召开的分析师会议上表示,认为SQM在未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和授权的情况下签署该协议,损害了股东的投票权及相关股东权利。公司希望向智利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合法合理地行使股东权利,以商业角度独立考虑,为天齐锂业及智利SQM的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努力。

“利润牛”业绩不佳

SQM是天齐锂业最重要的股东公司之一。

锂价下行致天齐锂业业绩受挫,打响锂矿保卫战插图1

2018年12月,天齐锂业决定以40亿美元(当时约合258亿元人民币)收购智利SQM公司23.77%的股份,该公司正在运营全球最大的锂盐湖——阿塔卡马项目。

对于收购SQM股份一事,天齐锂业曾解释称,SQM所开发的智利阿塔卡马盐湖锂浓度高、储量巨大、开采条件成熟且运营成本低廉,是全球禀赋极为优越的盐湖资源,也是全球重要的锂产品产区。

作为全球最大上游项目的拥有者,天齐锂业未来几年的业绩表现与SQM的盈利能力息息相关。

2019年,即收购SQM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合资公司让天齐锂业仅赚取4.03亿元的投资收益。天齐锂业当年业绩极其惨淡,营业收入大跌22.48%,净亏损近60亿元,同比下降371.96%。

2020年,SQM为天齐锂业带来的投资收益跌至1.75亿元,天齐锂业继续在泥潭中挣扎,当年亏损高达18亿元。不过2021年、2022年,随着SQM业绩好转,天齐锂业的业绩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2023年,SQM带来的营收虽然同比下滑48%,但也达到了29.31亿元,占天齐锂业405.03亿元营业收入的7.24%,占公司72.97亿元净利润的40%。

对于SQM的业绩及变化情况,9月2日,贝壳财经记者联系天齐锂业,但截至发稿时对方尚未做出回应。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嘉分析称,我国锂业通过在国际锂矿市场的一系列并购整合动作,显著提升了在全球锂业的影响力和议价能力。从企业战略规划来看,天齐锂业等龙头企业向上游资源端扩张,紧扣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脉搏。从整个产业链来看,无论是汽车厂商、电池生产巨头,还是传统能源企业,都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产业链的源头——相关矿产资源的开发,以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他认为,新能源材料行业在经历了初期的野性增长、快速扩张之后,进入了产业结构优化重组的新阶段,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和利润分配机制日趋成熟稳定。同时,行业门槛提高、固化的趋势明显,促使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挖掘新的增长点。锂资源的跨国并购和本土资源的整合必须齐头并进,既要有全球视野准确把握国际市场动态,又要熟知中国本土市场的特点,实现全球战略与中国智慧的深度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还需要平衡短期业绩的稳健增长和长期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责任编辑:徐倩

赵琳 校对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