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向图文赛道挺进的同时,小红书则在向视频赛道发起进攻。
今天,小红书在上海举办了“300位熟知的创作者年会”,这是2019年以来小红书首次举办大型创作者活动,也是小红书首次为创作者举办的扶持颁奖典礼。
从入围名单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出小红书想要向创作者发出的信号。
据自子帮提供的信息,入围“300个熟悉的人”的创作者中,90%的创作者,视频笔记占比超过30%,不少小红书直播创作者也入围。直播是本次发布会的核心。
不断释放的信号和传言,让不少图文博主感到担忧,也引发了媒体对于小红书是否会减少甚至放弃图文、转而专注于视频的讨论。
在子子帮看来,认为小红书重视频会弱化图文、抛弃图文的分析太过片面,小红书与视频的关系应该从更长远的维度去思考。
如果打开前视镜视角,未来UGC内容社区的主力用户,都有着视频创作和消费的习惯,将视频作为第一传播媒介,那么小红书必须加大对视频的投入。
换言之,小红书的野心不在于发展视频、图文,视频只是铲子,夯实内容社区的基础才是最终目的。
抖音主打图文,小红书主打视频,看似在做同一件事,都在尝试把视频和图文整合到一个平台,但抖音和小红书的路径不一样,目标也不一样。
差异的根源在于对PGC、PUGC、UGC等机制的不同选择。换言之,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平台的对比中,小红书最大的差异不是图文,而是UGC。
在创作者开放日上,小红书提出,每一个真诚展现自己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个体,都可以成为小红书的“个人视频创作者”,而不局限于专业创作者。
显然,小红书想要扩充UGC内容,这也是小红书的基本立足之本。
小红书在创立初期就明确了三点:第一,PGC内容只能提供标准答案,对于具体的问题,分享者不一定是大V,可以是普通人;第二,小红书要把普通人的部分知识放大;第三,消费内容才是小红书社区的根本面。因此,小红书确立了以UGC为核心作为抓手。
UGC 路线有利有弊,弊端是缺乏像其他内容平台一样的超级头部网红产生标杆效应,平台流量增长无法达到抖音的火箭速度,当然也没必要费心去解决头部网红数量过多的问题。
好处是社区里有大量体验式、差异化的内容,比如普通人的旅游指南;也能保证产出优质内容的普通人能够被看到。
鼓励普通民众参与视频创作也符合视频行业的发展规律。年轻一代是视频内容的本土居民,视频是他们的沟通语言。这也意味着,当这一代人成为互联网的主力用户时,他们会更倾向于流向视频生态完整、视频内容丰富的平台。
如果小红书不及时转型视频,不培育更完善的视频生态,年轻用户自然会流向其他平台,普通用户和他们贡献的丰富内容才是视频社区的根基。
“小红书是一个UGC内容社区,过去几亿创作者的真实分享被看到、被分享、被讨论、被关注。无论如何,小红书社区的UGC内核是不会变的,我们还是坚持给每一个创作者平等的表达机会,努力成为UGC创作者最好的平台。”在8月30日的小红书创作者见面会上,小红书社区市场部负责人白斑强调。
如果你理解了小红书坚持做UGC社区,就能从根本上理解小红书为何始终不放弃图文。
小红书一位博主向紫光帮分析称,图文是搜索流量非常好的载体,用户在搜索的时候,只需要点击一张图片和文字10秒的时间,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这也是小红书能成为很多人主力搜索引擎的原因,图文是小红书的特色,是小红书不能放弃的阵地,但是图文内容有一些先天的劣势。
一位MCN机构负责人也认同这一观点,从整体市场数据来看,视频内容更利于涨粉,“因为博主呈现在用户面前是新鲜的,用户更愿意去关注。”
一位小红书品牌商家表示:“我们现在主要合作的是视频内容。”另外,视频内容的价格一般比图文内容高很多,商业价值也更高。
事实上,视频内容的阅读量高于图文内容,也是用户主动的选择。
据小红书公布的数据,视频笔记阅读占比高出视频笔记发布占比22%,需求远远超过供给。
视频和直播作为两种内容形式,由于互动感更强,更有助于博主粉丝和数据的增长;同时也能给平台带来更高的用户活跃度和用户时长。
这也是小红书现在扶持视频和直播的重要原因,小红书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图文心态和优势,扶持视频相当于延伸了它相对的短板。
小红书UGC社区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可以不受形式束缚地发布日常生活内容。小红书旨在成为一个UGC社区,图片、文字、视频、直播都是必备的开发项目。
8月初,小红书在成立11周年之际发布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信中团队回忆了2020年6月发起的“视频2.0战役”,小红书认为这场战役是一场成年之战,“如果视频这次失败了,社区可能会成为‘互联网的眼泪’”。
《11周年信》提到,2020年6月之前,小红书至少做过两次转向视频的单点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为完成“视频2.0”,重新梳理内部资源,实现产品、研发、运营闭环,“借助社区的力量,重建社区突击队,分发、审核、产品、运营都要重新做。”
半年后,以“有用”思维的视频生态初步建立,双栏瀑布流中开始出现小红书独有而非全网分布的视频。
视频2.0的经历或许让小红书意识到,如果想成为下一个时代的UGC社区,还需要在运营、产品等多个方面做出改变。
仔仔帮发现,今年7月初,小红书开启新版内测,栏目底部的“购物”频道被改为“视频”频道。小红书在首页为视频开辟了另一个流量场,而这个频道不同于小红书的首页是双栏展示,而是选择了单栏格式,这样的展示方式可以让更多的视频内容被用户看到。
不仅仅是视频产品发生了变化,一位品牌商告诉自来帮,今年8月,蒲公英增加了直播板块,而此前只有笔记板块,显然小红书在试图把直播打造成小红书博主们的大众化平台标配。
这些改变现在都有一个特定的目标——打造“个人视频创作者”首选的平台。
“个人视频创作者”是小红书的第一个定位,指的是持续用视频或直播分享生活方式的创作者。这类创作者以视频或直播作为分享的第一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态度,展现个性的生活方式,创作运营成本健康,能不断获得认可和打赏,持续分享更新。本次入选的“300位熟悉的人”正是个人视频创作者的代表。
通过甄选“300位熟悉的人”,我们可以让好视频和优质作者被其他创作者认识,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标杆,帮助他们解决发什么、怎么发、怎么发好的问题,通过产品和工具解决发文便捷的问题,获得积极的反馈。
方向已经明确,接下来就看视频和直播两个业务能否吸引到更多的普通用户和中小博主了。
从流量上看,小红书显然不如月活10亿的抖音,但小红书的UGC核心和前期的产品设计已经让普通用户的分享可以被看到、被分享、被讨论,这种平等的内容创作权利显然会提升普通用户的创作欲望和分享动力。
社区属性也将让头部创作者带动一批新的内容生产者,这也正是小红书所说的“个体视频创作者用自己的创作,更多的用户用视频表达自己的生活。”
内容平台正展开新一轮的视频内容竞争,小红书在UGC创作者的争夺战中已然迈出了一步。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