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三场会议,成都这几天有些忙碌。
8月26日,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公园城市——推进‘一带一路’城市现代化创新实践”。
8月28日,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成都开幕,吸引了来自70多个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媒体精英、专家学者、商界领袖参加盛会。
8月28日至29日,中国互联网文明大会在成都举办,据悉,这是中国互联网文明大会首次走进中西部地区。
此次在成都举办的三场盛会,是成都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战略地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网络信息化时代强劲发展势头的综合体现。
快乐公园城
与中国互联网文明大会不同,成都作为首次提出公园城市概念的地方,此前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公园城市论坛。
为什么说成都是第一个被评为公园城市的城市呢?有数据表明:作为全国唯一一座可以眺望6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人口大都市,成都的生态建设可谓是令人瞩目。
截至2023年,成都已恢复大熊猫栖息地16万余亩,各类功能齐全的公园、天府绿道数量大幅增加,成都实施“五绿滋养城市”“百花美化城市”“千园融城”行动,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1平方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3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85.2%。
此外,近年来,成都积极探索“绿道+”“公园+”多元化发展模式,开展EOD发展模式试点,打造绿色低碳应用场景,成功打造10余个国家级生态价值转型示范区和数百个相关场景。
借力建设公园城市机遇,成都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功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产值突破2600亿元。通威太阳能、四川开电、硅能科技等绿色低碳领域龙头企业发挥骨干带动作用,与城市共同成长,推动产业链重构升级。
展望未来,成都对绿色低碳产业充满信心,预计到2025年,成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力争突破3000亿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0%以上,城市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
重要枢纽城市
成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就是中外文化和经济交流的重要枢纽。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1年来,成都抓住时代机遇,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从区域门户到国际门户的华丽转变,特别是在航空领域,成都已从“第四城”跃升为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第三城”,深度参与、有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这11年间,成都国际航空网络迅速拓展,目前已恢复定期直达国际及地区客货航线72条,位居全国第一、中西部第一,其中客运航线50条,货运航线22条,构筑起四通八达的空中走廊。2024年暑期,随着出境旅游、出国留学人数激增,成都航空口岸进出人员激增,日均达1.5万人次以上,每周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660余架次。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花下的幸福成都”,成都也正顺着“一带一路”的轨迹,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所认识和喜爱。
今年一季度,入境四川的外国人数量同比增长6倍,即便与2019年同期相比,入境四川的外国人数量仍高出25.2%,其中,经成都机场入境的外国人超过9.5万人,实现了754%的高增长率。
开放、互联互通不仅为成都带来了人气飙升,也催生了产业蓬勃发展、商机无限。
2024年上半年,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3925.6亿元,同比增长9.2%,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贸易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8.3%,占比1.3%,占出口总额比重比去年同期提升6.6个百分点,彰显了成都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成果。
据统计,成都已与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吸引63%的世界500强企业入驻,累计达315家,包括特斯拉、空客、通用电气、英特尔等全球知名企业争相落户成都,平均每天有2家外商企业选择在这里投资兴业。
此外,会展经济是成都对外开放的另一张名片,去年成都成功举办大型展会1058场,吸引超过1.2亿人次参展参会,展览总面积达1296.4万平方米,行业总收入达1480.8亿元。
网红城的来袭
据统计,2023年,成都人口规模继续扩大,常住人口达到2140.3万人,与全国人口第三大城市北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现实世界中,成都已是一座特大城市;在虚拟空间中,成都也在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网民规模达1872万,网民日均手机上网时长约7.05小时。
在网络上,成都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网红城市。#成都人民冬长在草上#、#成都人轻松感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成都人的故事也通过网络传向世界。从“90后无臂爸爸”的坚韧乐观,到焦大银的救人英勇行为,再到6岁女孩为聋哑父亲当“翻译”的暖心一幕,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不仅传递了成都人的正能量,也让世界看到了更加立体生动的成都形象。
在数字经济领域,成都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文创、5G通信、在线视听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腾讯、网易、百度等头部企业的入局,咪咕音乐、音创伟业等本土企业的崛起,共同构筑了成都数字经济繁荣的生态。数据显示,成都2023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600亿元,规划到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
《成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23》指出,2023年,成都拥有重点互联网涉企1365家,营业收入合计4189.7亿元,其中规模企业贡献了绝大部分份额。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成都不断优化网络生态、积极引导正能量内容,共同营造了清朗正能量的网络空间。(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