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国?经济形势、发展前景与制造业强国之路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我们认为,问题并不简单在于印度能否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使其经济规模和水平追上中国现在的水平。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印度人口已经超过中国,其经济迟早也会赶上中国现在的水平。这里隐含着几个问题:1)印度能否成为像中国一样的制造业大国,甚至出口大国?2)过去20年,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创造了对全球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印度国内市场未来能否像中国当年那样增长?3)印度经济增长是否会像中国高速增长时期那样对全球大宗商品和能源市场产生类似的影响?

印度目前的制造业规模相对较小,短期内不太可能对中国整体制造业地位构成重大挑战。但印度拥有一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潜在有利条件,包括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完善的基础设施、鼓励吸引外资的政策以及相对良好的国际形象。更重要的是,印度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目前相当于中国2006-2007年左右的水平,这将是未来制造业快速增长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印度很可能缩小与中国的差距,抢占中国部分市场份额。

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国?经济形势、发展前景与制造业强国之路插图

印度的消费支出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一倍,瑞银预计印度将在2026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消费市场。如果印度的消费增长率与其GDP增长率相同,其国内市场规模将比其GDP提前许多年达到中国目前的水平。印度的家庭储蓄率相对较高(尽管低于中国),家庭杠杆率适中,但我们认为,消费持续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是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随着印度经济增长,对现代耐用品和汽车的需求可能会增长得更快。

过去二十年,中国对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已经是石油和煤炭的主要进口国,但我们认为未来印度的需求不太可能像中国那样快速增长。印度经济的工业化程度低于中国,经济增长不太可能像中国那样资本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印度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也意味着,印度不太可能像中国过去那样大规模进口铁矿石等基本金属。

(作者为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经济学家)

本文由第一财经记者授权转载,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