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维达国际发布公告称,印尼富豪陈江和旗下亚太资源集团以每股23.50港元的价格对维达国际进行强制收购,涉及股份约11.107亿股,总代价约261亿港元,目前该交易已完成,维达国际已正式退市。
2007年,维达在港交所上市,是广东江门第一家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其创始人李朝旺也成功跨越阶层壁垒,从农村青年成为亿万富翁。停牌前,维达股价为23.45港元,总市值达282亿港元。
当然,在这次收购中,李朝旺家族也成功套现,前者清仓抛售所持股份并辞去董事长职务,最终获得约6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现金资产。
此时,这位中国造纸业巨头也将自己的姓氏由李姓改为陈姓。
它原是一家盲人和残疾人福利工厂。
李朝旺加入维达正值中国第三次创业热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这个27岁的年轻人,开启了自己的励志故事。
故事从低谷开始。当时,维达只是一家盲人、残疾人福利厂,名叫“新会日用工业品厂”。和许多濒临破产的国营企业一样,“新会日用工业品厂”仅靠几十名盲人、残疾人维持生计。据说,当时政府放弃了,把工厂下放到街道,让它自生自灭。
转折点出现在1985年,李朝旺出任厂长。作为顶尖销售天才,李厂长显然抓住了改变自己和工厂命运的机会:在招待一位香港客户时,他被客户的小包装纸巾吸引住了。要知道,当时小包装纸巾在国内并不流行,甚至很难找到。随后,李朝旺以极高的效率拿下了一种名为“雪花”的休闲纸巾的广州代理权,其中80%用于出口。一年时间,工厂的收入就突破了10万元。
站在时间的长轴上,不难发现很多商业帝国的崛起,都起源于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就是这样的细节,让那些时刻做好准备的人,成功搭上了东风。
以下是李朝旺为“新会日用工业品厂”开创的品牌崛起史,第一步是1990年将厂名改为“维达”,第二步是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并推出高调的广告营销模式,提高知名度,第三步是争取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取得成功。
虽然听起来简单,但熟悉老一辈企业家创业风范的人应该就能想象到成功背后的艰辛。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李主任曾公开表示,“就算卖内衣也要打广告!”
1993年,维达销售额突破1亿元,1998年公司产值突破10亿元,2000年维达成为麦当劳中国区唯一指定纸巾供应商,2007年维达敲开香港证券交易所大门,上市首日股价上涨近40%。
“中国纸王”的称号也落到了维达的头上。
上市之后,维达在李朝旺的带领下展开了多种资本运作,欧洲最大的消费用纸生产商三次增持维达股份,最终于2013年以51.40%的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一石二鸟。
的加入,让维达成功从一家纯粹的中国企业跃升为一家国际化企业。根据此前的研究数据,2015年至2022年,维达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已连续8年排名第一。2007年公司上市时,营收不到18亿港元,但2022年营收突破194亿港元,15年间增长近11倍。
但受原料纸浆价格持续上涨影响,维达近两年净利润大幅下滑,2020年公司净利润近19亿港元,短短三年时间,净利润仅约2.5亿港元,这是维达欲甩锅的开始。
据媒体报道,维达出售意向公开后,包括全球阔叶木浆生产商、贝恩资本、CVC,以及印尼两大财团金光集团和金鹰集团在内的多家知名公司均伸出了橄榄枝。
最终买家为金鹰集团,通过旗下亚太资源集团完成收购,李朝旺当时持有维达股份2.53亿股,占比21.04%,在清仓出手后,带走约60亿港元现金。
最终买家:印尼前首富、26 岁的亿万富翁
有迹象表明,早在2023年9月,陈江河就想收购维达。
公开资料显示,陈江河之女陈玉婷(亦为金鹰集团中国区董事长)自2023年9月起通过一家名为“维达集团”的公司开始入股维达股份,最终持有7.69%的股份。此后,陈江河又通过金鹰集团旗下亚太资源集团收购李朝旺所持股份,全面控制维达。
该公司隶属于新加坡金鹰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效率最高的纸浆和纸制品制造商之一,在全球拥有员工6万余人。
虽然金鹰集团在中国可能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陈江和却名声在外。这位祖籍福建莆田的富豪在26岁时就已成为亿万富翁。2006年,陈江和以220亿美元的净资产荣登印尼首富榜。
陈江河的童年同样伴随着贫困。他的父亲陈金荣到印尼打工,靠卖零件和汽油为生。由于家庭条件困难,父亲身体不好,17岁的陈江河不得不辍学,肩负起家庭的责任。在陈江河的努力下,金鹰集团一点一点壮大起来。从1967年做石油公司的零件供应商起家,到经销发电机和炼油厂设备,后来又扩大业务,成为石油公司的承包商。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油价暴涨(从2美元涨到12美元),刚满26岁的陈江河似乎相当“顺利”地成为了亿万富翁。
陈江河2000年左右进入造纸行业,金鹰集团也转型成为资产规模逾200亿美元的综合性跨国产业集团,业务涵盖林浆纸、粘胶纤维制品、棕榈油加工、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销售区域覆盖印尼、中国、巴西、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说起陈江河与中国的渊源,曾有媒体报道称,陈江河是对华捐款最多的海外富豪,在华累计捐款超过4.5亿元人民币。据了解,新加坡金鹰集团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在山东、江苏、广东、福建、江西、重庆、北京、上海等省市累计投资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谈及上市公司退市,曾有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很可能成为A股退市的历史性一年”。港交所更不用说,博宝龙、泛海控股、贵人鸟等9家企业今年已完成退市。如今,退市并非“失败者的下场”。相反,“成为上市公司”或许已不再是每一位创业者、企业家的终极目标,上市时敲响钟声的魔力正在逐渐褪去。
我觉得李朝旺厂长是个很清醒的人,该引进外资的时候他放弃了控制权,该抛售股份的时候他又潇洒地离开了,即使他不一定是最后的赢家,但他已经赢了。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