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战略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引发西方对芯片和军用硬件生产短缺的担忧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战略资源,被誉为“工业味精”,在能源、军事高科技等领域应用广泛,备受瞩目。近30年来,中国在稀土开采和提炼方面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彭博社指出,这些稀土元素对于高科技制造和绿色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储量国。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报告,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达到24万吨,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储量达到4400万吨,占全球的40%。报告还显示,中国生产了全球98%的镓和60%的锗;2019年至2022年,美国进口的锑矿及其氧化物63%来自中国。

自去年以来,中国对两种关键金属镓和锗以及石墨实施了出口管制,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今年8月15日,中国宣布将对锑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锑在军事装备制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一种用于制造穿甲弹、夜视镜和精密光学设备的矿物。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强调,中方借鉴国际做法,根据自身需要实施有关物项出口管制,旨在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有关政策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

图片

稀土矿产(资料图)视觉中国

《金融时报》援引数据称,去年中国对锗和镓实施出口限制后,欧洲的锗和镓价格在过去一年内上涨近一倍。自6月份以来,中国锗价已飙升52%至每公斤2280美元。这两种金属用于半导体应用以及军事和通讯设备部件,是生产先进微处理器、光纤产品和夜视镜必不可少的材料。

受影响企业的人士表示,尽管中国仍在大量出口镓,但自管控措施实施以来,整体出口量已下降了约一半。他们表示担心:“如果中国像今年上半年那样减少镓出口,我们的储备就会耗尽,就会出现短缺。”

图片

去年中国实施出口限制后,镓和锗出口大幅下降。图片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德国贸易集团小金属部门高级经理 Jan Gies 表示,该集团通过中国新的出口许可计划获得的镓和锗数量“只是我们过去购买量的一小部分”。他承认:“这些出口管制给中国以外的所有地区带来了额外压力,给本已难以驾驭的市场又增添了一层复杂性。”

一家大型半导体材料消费者的企业员工表示:“中国的情况很危急,我们依赖他们。”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中国的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关键资源供应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反映:在拜登政府“小院子、高墙”战略的背景下,中国此举可看作是对美国限制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技术举措的针锋相对反制,瞄准的是西方经济利益。

北京咨询公司认知中国副总监科里·康布斯认为,中国的主要动机是“发出信号”,表明它有能力对西方采取反制措施。他说:“归根结底,(实施管制)最大的原因是,如果他们真的想阻止向某个地方出口,他们可以拒绝发放许可证。”

此外,库姆斯还将锗等战略金属价格上涨归因于中国的囤货行为。他认为,中国将出口管制视为确保清洁能源技术所需材料供应的一种方式,而清洁能源技术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核心。

另一家大型半导体材料消费国的人士也猜测,中国正利用这些出口限制,帮助其赶超美国等半导体技术领先者。该人士分析称:“假设全球局势和中美关系保持不变,我看不出中国有任何放松出口管制的动机。”

8月15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回应外界猜测强调,对锑、超硬材料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方借鉴国际做法,根据自身需要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旨在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相关政策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就可以允许出口。

发言人表示,中国政府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周边地区稳定,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合规贸易发展,同时反对任何国家和地区利用中国管制物项从事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活动。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