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电子家电行业高质量出口工作会议:转型、避险与新趋势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8月23日,在余姚经营清洁电器外贸公司的小唐驱车40公里来到慈溪参加电子电器行业2024年高质量出口工作会议。“宁波很多传统外贸企业都在考虑今年我们转型做跨境电商,但是还没有行动,所以来这里学习一下。”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12.13万亿元,增长6.9%,成绩斐然。然而,对于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企业来说,国际形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转型、规避风险、新趋势、新挑战成为长三角众多电子家电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提出,在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国际政治、经贸形势不容乐观,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规则变化,企业要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准备,增强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中国进出口商会会长张玉静商务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司司长建议“走出去”企业要高度重视建立完善安全、合规、国际化的商业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电子家电行业2024年高质量出口工作会议上,张玉静介绍,受国际需求回暖、补库存等因素影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5.6%。今年前七个月,我国出口商品出口额同比增速高出全部商品出口额1.6个百分点,对稳定我国外贸出口质量和数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集成电路、家用电器等商品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4%和1.6%。 、计算机同比分别增长22.5%、15.1%和8.7%,拉动作用更加明显。

GfK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卢燕在《2024年上半年全球科技消费品及中国品牌总体趋势及表现》中提到了不同地区电子耐用消费品的表现。今年上半年,在拉美、中东和非洲、亚洲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和东欧地区,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整体销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同样,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地区的小家电销量也出现增长。东非和拉美地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可以感觉到中东和非洲、拉美地区家电行业整体的增长趋势非常积极。

3C产品主要以手机、耳机为代表,各地区3C产品整体市场表现小幅增长,​​唯一一个地区拉美地区销量下滑16%。

卢燕还指出,上半年全球科技耐用消费品销售监测显示,在整体海外市场(不含北美市场)中,电视机、白色家电、吸尘器、手机、耳机等品类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而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吸尘器和机器人品类在日韩等亚太发达地区也出现了明显的市场份额提升和表现,说明影响力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2024 年电子家电行业高质量出口工作会议:转型、避险与新趋势插图

永超产业理事会会长、沁园集团董事长叶建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疫情期间,沁园尝试做跨境电商,在海外注册了多个品牌,2022年,沁园在海外开设了多家门店,目前已在海外开设了多家门店。开始大规模投入品牌建设,一年多时间,公司在美销售家电超过50万台,其中自有品牌除湿机占据沃尔玛全美线上销售的28%。只要质量过硬,中国人也能创出国际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孵化更多新兴的中国全球品牌外,中国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也成为制造能力的国家品牌,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平台和国际品牌的关注。

Arzum公司执行委员会顾问蒋毅表示:“在中国制造商的支持下,Arzum公司逐渐成为土耳其市场的领导者,品牌知名度在土耳其排名第二,产品出口到56个不同的国家。特别是在咖啡生产领域,我们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先品牌,并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和认可。”

蒋毅表示,中国在Arzum走向国际品牌的征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进口、生产、研发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国际商事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小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余姚工厂有100多名员工,年营收约1亿元。清洁电器是电器行业中近年来增长较好的一个细分领域,但竞争激烈。也正在愈演愈烈。

“企业需要不断迭代创新,上半年订单需求旺盛,但根据我们的预测,下半年订单可能会有所下降。我们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及周边地区。 “‘一带一路’建设中,大多数国家还是以美元结算的。”小唐说。

2024 年电子家电行业高质量出口工作会议:转型、避险与新趋势插图1

小公司服务小客户,中、大公司服务中、大客户,本来不同级别的公司服务不同规模的客户,但今年可以感受到一个趋势,顶级制造公司的价格行业内的价格正在被压低,这意味着顶级制造公司所服务的顶级客户的价格也在下降。

但对于中小制造企业及其服务的中小客户群体而言,缺乏规模化、智能化生产的能力,在产品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和差异化优势、品质、成本,市场很容易与龙头企业兼容。“如果是低端产品,国外大客户从国内大企业采购的成本,比我们客户的成本还低。这样一来, “现在,我们的客户市场基本被挤占了。”小唐说。

会上,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建议,国内企业走出去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要保持高强度的技术研发投入,保持全球布局。规模,特别是抓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驱动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坚持深耕国际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共赢。胜利的结果。

除了行业竞争加剧之外,国际经贸环境的严峻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也加大了企业“走出去”的风险。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文认为,从长期风险看,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成为长期主旋律。短期来看,美国大选、地缘政治形势等因素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热点问题给国际贸易带来不确定性,建议“走出去”企业要加强海外风险总体管理,用好信用保险等政策工具,确保“走出去”安全稳定。

据人民日报报道,上半年,中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近4260亿美元,同比增长10.3%;支持外贸出口……带动外贸新业态出口107.1亿美元,同比增长13.4%;支持服务出口57.7亿美元,同比增长29.7%;支持小微企业出口其中,支持外贸企业出口854.4亿美元,同比增长6.4%;支持对“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出口和投资1338.8亿美元。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玉静建议,国内“走出去”企业要积极谋划开拓新市场,尝试创新渠道和经营方式,确保“走出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安全合规国际化经营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提升核心能力建设。把握和适应贸易数字化、绿色贸易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新形势下的高质量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