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第四大股东突然发出数百亿元收购要约,溢价近70%,ST新潮(.SH)复牌后涨停。
8月26日开盘,ST新潮稳居涨停板,截至收盘,涨幅4.89%,报1.93元/股,总市值达131.2亿元。
然而,这笔数百亿元要约收购却被投资者举报涉嫌违法违规。针对ST新潮董事会关于收购方未如实披露一致行动人及实际持股情况的报告涉嫌违法违规,监管部门迅速介入。
近百亿收购报价
8月23日晚间,ST新潮披露了一份《要约收购报告书》,持有公司4.99%股份的股东北京汇能海拓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能海拓”)拟以每股1.42元的价格收购公司4.99%的股份。以要约收购的方式收购公司46%的股份(股份数量为31.28亿股),要约价格为3.10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8月21日收盘,ST新潮股价为1.84元/股,这意味着汇能海投此次要约收购价格较公司股价高出68.48%,最高收购金额汇能海投所需资金高达96.98亿元。
对于此次“大规模”要约收购,汇能海拓表示,是基于汇能集团的发展战略以及对上市公司价值和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可,收购方拟进一步增加其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公司通过本次要约收购,增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公开资料显示,ST新潮于1996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一家老牌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和销售,公司核心资产及油田位于美国核心页岩油生产盆地的核心区,该盆地是美国最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也是美国页岩油产量最大、增长最快的地区。美国的页岩油气盆地。
数据显示,ST新潮业绩自2017年以来实现大幅增长。其中,营业收入由2017年的15.2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8.49亿元;净利润由2017年的3.6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5.96亿元。
相比之下,发出要约收购的汇能海投成立于2023年4月,距今仅一年多。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发电、输电、供电(配电)和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并正在由汇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能集团”)100%持股。
汇能集团注册地在内蒙古自治区,拥有70个分子公司,总资产1350亿元,员工1.6万人,是一家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营业务的大型股份制民营企业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等产业为发展新方向,融合物流、金融、地产、路桥、水务等产业,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40位、全国煤炭企业50强、自治区民营企业100强第3位。
作为汇能集团的实际控制人,郭金树持有集团28.99%的股份,被誉为内蒙古“煤王”。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中,郭金树以1000万美元的身价位列第1274位。 200亿元。
对于近百亿元的收购资金,汇能方面表示,“资金来源于收购方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并非直接或间接来自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也并非直接或间接来自融资“本次收购所得上市公司股份均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合法合规。”
此外,汇能海通已于本次要约收购摘要公告前将不低于本次要约收购所需资金最高总额的20%(19.4亿元)存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账户。要约收购报告书作为本次要约收购的履约保证。
济南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界面新闻,一般上市公司增持5%就构成收购,往往会刺激公司股价大幅上涨。但汇能海投一直潜伏在收购线以下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压低要约收购价格。
此外,今年4月,新潮能源因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否定意见而被迫“戴帽”,复牌后股价一度跌停。连续五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一直在3元左右徘徊,这意味着,本次要约收购的价格与公司年初在二级市场的价格相差不大。
机构集中资本积累是否构成协同行动?
事实上,汇能海拓早在去年四季度便开始“潜伏”ST新潮,其持股比例一度逼近5%的持股门槛,成为ST新潮第五大股东。
不仅如此,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内蒙古博纳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纳诚鑫茂汇世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内蒙古泛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博纳诚鑫茂汇世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已全部完成备案。中证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泛海汇祥长期价值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两家同样来自内蒙古的机构,相继位列ST新潮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逼近5%持股线。截至一季度末,持股比例分别为4.39%、4.98%。
此外,另一家公司“北京盛邦科华商贸有限公司”今年1月通过司法拍卖成为ST新潮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51%。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