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控股上半年业绩: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资产负债率仍处高位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观点地产新媒体一个半月前公布了绿地控股上半年业绩。

8月26日晚间,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披露2024年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业收入1153.27亿元,同比下降3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26.1亿元大跌91.97%至2.1亿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由去年同期的正数骤降至负52.18亿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绿地控股总资产1.07万亿元,总负债9300亿元,资产负债率86.63%,即便较年初下降1.2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高风险线上。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要用于贷款抵质押的受限资产账面价值2,505亿元;合并口径的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中,公司债券余额36.63亿元,企业债券余额2.12亿元,非金融债券余额21.2亿元,公司债务融资工具余额10.51亿元。

如今市场环境低迷,企业盈利能力堪忧,负债累累,正所谓“祸不单行”。

主营业务陷入困境

而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之一的绿城控股在这方面却并未取得任何起色。

半年报数据显示,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实现营收387.85亿元,同比下降46.27%。

今年上半年,公司仅实现合同销售额318.3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9.7%;销售面积29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6%。此外,今年上半年公司没有新增房地产项目储备。

作为第二个核心问题的基础设施得分并不理想。

今年上半年,绿城控股建筑及相关产业实现营收582.02亿元,同比下降28.03%。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基建板块在建工程总额8178亿元,其中房建业务在建工程总额5826亿元。基建工程总投资额1874亿元,占比23%。

虽然业绩不尽如人意,但至少绿地控股的盈利数字仍为正。

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各板块为了冲刺业绩也“各显神通”,住宅销售方面拓展直播方式进行线上营销,部分区域项目推出“以旧换新”优惠补贴,提升市场转换效率;重大基建项目为抢占建设黄金期,24小时不间断施工。

在此基础上,毛利率方面仍有所回升,地产板块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39个百分点至15.05%;基建毛利率虽然不足5%,但也小幅提升0.51个百分点至4.93%;整体毛利率提升0.51个百分点至11.01%。

相比于绿地控股当前面临的经营压力,市场更为关注其债务状况。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绿地控股总资产1.07万亿元,总负债9300亿元,资产负债率86.63%,较2023年末的87.84%上升1.21个百分点,距离资不抵债还有10.3%,似乎越来越近了。

根据最新披露的债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绿地控股有息债务余额2210.43亿元,同比增长2.92%;短期借款356.12亿元,同比增加14.49亿元。

报告期末,公司信用类债券中,公司债券余额36.63亿元,企业债券余额2.12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10.51亿元;境外债券余额214.79亿元。

说到债券,今年8月,绿地控股旗下西安建工因公司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流动资金不足,未能如期偿还“21西安建工”本息,共计2.63亿元。

西安建筑应收账款的最大客户为绿地控股。

截至2023年6月底,西安建工集团承接绿地集团项目合同额96.61亿元,完成工程量72.47亿元,已到账款48.99亿元。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6月底,绿地控股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84.4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115.50亿元,甚至无法自行覆盖。

随着债务不断增加,绿地控股正在尽力“筹集资金”。

去年12月,绿地控股以14.88亿元人民币出售上海万豪酒店,同时还积极推进海外项目处置,加速推进澳洲、加拿大等地项目的销售及回款。

今年7月,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宣布,今年上半年,公司共获得19笔“白名单”融资批准,金额达47亿元,但实际退出仅10亿元,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缓解。

从这个角度来看,绿地控股将不得不寻找其他方法来填补这一缺口。

开辟新路

近年来,每逢开会,无论是股东大会,还是管理层会议,张玉良提到最多的就是“完善老轨道,开辟新轨道,以‘二次创业’精神推动转型发展”。

其中,能源赛道是不少企业转型的热门选择,绿地也不例外,早早开始了布局。

据绿地集团官网显示,今年上半年,绿地能源确保煤炭供应近600万吨,同比增长约50%,同时公司与中煤、国能等重要上游合作伙伴签订长期及现货合同,累计煤炭供应量达1500万吨。

8月7日,绿地能源与苏州港集团签署能源安全与畅通运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加强物流供应能力、强化煤炭储备业务、拓展煤炭物流业务等方面重点开展合作。

与多年布局能源领域不同,绿地控股今年将目光瞄准了医疗行业。

今年初,绿地集团与迈瑞医疗签约以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为切入点开展医疗器械贸易合作;6月初,绿地集团又中标温州市瓯海区卫生健康局AED采购项目,实现首单落地。

7月,绿地控股直接成立绿地医疗产业集团,并分别与九州通医疗、联影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不过医疗产业集团并非一个新领域,而是利用绿地集团已有的房地产、基础设施等产业资源,通过整合和探索,推动血液透析中心、医疗综合体等医疗项目的建设和落地,从而拓展和完善医疗产业布局。

大金融是公司重点产业板块之一,目前已形成股权业务、债权业务、资产管理、资本运营、科技金融齐头并进的业务格局。

今年上半年,绿城控股还在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推进个贷不良资产管理业务(ART)、扩大项目储备等,二季度绿城国际银行存贷款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

此外,绿地控股还布局消费渠道,包括商业、酒店旅游、会展、汽车服务等。

虽然市场可以理解绿地控股努力开拓盈利点、稳定经营状况的努力,但守业难,创业亦难,至少从目前账面上的利润来看,多元化发展并未发挥太大的作用。

截至8月26日收盘,绿地控股当前市盈率(TTM)约-1.61倍,市净率(LF)约0.24倍,市销率(TTM)约0.06倍。

不过,绿地控股的多元化战略尚处于起步阶段,能否“活下来”、能否“活得好”,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