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茅炜清仓式卸任全部在管产品,公司回应:未离职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近日,南方基金知名基金经理毛炜对其管理的全部产品进行“清仓”处理,引发市场关注。

目前,毛炜手中没有在管产品,且市场有传闻称毛炜已离职。针对上述传闻,南方基金向南都湾财经记者回应称:“毛炜本人并未离职,现担任首席投资官(股权),专注于股权投资管理。”

据悉,毛伟此前管理的5只基金均为与其他基金经理联名管理,其卸任后,这些产品的原基金经理将继续担任相关产品的基金经理。

毛炜“清仓式”辞职引发离职传闻,公司回应:其并未辞职

8月24日,南方基金旗下5只产品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分别为南方信息创新、南方成长先锋、南方繁荣驱动、南方优质精选、南方君信。基金经理毛炜因公司工作调整辞职,离任日期为2024年8月23日。据悉,毛炜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完毕变更手续,至此,毛炜管理的公募基金数量已降至零。

南方基金茅炜清仓式卸任全部在管产品,公司回应:未离职插图

毛伟此前管理的5只基金均为与其他基金经理联名管理,其卸任后,这些产品的原基金经理将继续担任相关产品的基金经理。

随着毛伟辞去旗下所有产品经理职务,市场上关于其辞职的传闻甚嚣尘上。针对这一传闻,南方万财记者联系南方基金进行核实。

南方基金方面回应南都网记者:“基金经理的变更/调整属于公司工作调整的一部分。毛炜先生未离职,现担任南方基金首席投资官(股权),负责股权投资管理工作,将参与制定并执行公司境内股权投资策略、资产配置策略,主导股权投资决策程序等。”

管理规模超百亿,最高任期回报率达175%

公开资料显示,毛炜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得保险学学士学位,具有基金业从业资格。毛炜拥有保险投资背景,曾在东方人寿保险公司、生命人寿保险公司担任保险精算师。2009年,毛炜加入南方基金,历任研究部研究总监、主任助理、副主任、执行董事、主任,现任公司股权研究部主任、国内股权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首席投资官。

Wind数据显示,毛炜担任投资经理8.56年,管理过27只基金,目前管理0只产品,截至今年6月30日,其管理规模为108.58亿元。

据了解,毛炜自2016年起开始管理公募产品,其产品涵盖军工、医疗、新兴消费、高端装备、信息创新等不同主题。其任职期间收益最高的产品为南方科创,2022年1月期间总收益达175%。毛炜管理的最大一只权益基金南方成长先锋自2020年8月以来已亏损近44%。

南方基金茅炜清仓式卸任全部在管产品,公司回应:未离职插图1

从毛炜已离职的5个产品来看,南方信息创新、南方增长先锋两个产品在成立之初均由毛炜等人联合管理。南方信息创新成立于2019年6月19日,由毛炜和郑晓曦联合管理;南方增长先锋成立于2020年6月12日,目前由毛炜和王博联合管理。

此外,南方传奇、南方经济驱动、南方优质精选三只产品在成立之初均由毛炜负责管理,其他基金经理陆续加入,2023年6月9日,汤晓东、徐红蕾加入产品管理团队。南方繁荣驱动成立于2020年8月4日,2021年10月22日,该基金聘请郑诗韵为基金经理,与毛炜共同管理该产品。南方优质精选成立于2022年8月23日,今年4月17日,何文欣加入产品管理团队,与毛炜共同管理该基金已3个多月。

毛炜离职后,郑晓曦独自管理南方信息创新,王博独自管理南方增长先锋,汤晓东与徐红蕾共同管理南方君信,郑诗韵独自管理南方经济驱动,何文欣独自管理南方优质精选。

降低二季度主题投资比重,关注海外企业高质量增长

在前不久发布的基金二季报中,毛伟也阐述了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从其当时管理的最大一只基金南方成长先锋中,也可一窥毛伟的布局思路。二季报显示,毛伟今年二季度重仓投资科技股,前十大核心股中,AI股占了一半,AI股的涨幅促使其在二季度大量抛售汽车电池股,宁德时代(,诊股)已淡出其前三大核心股之列,但光伏轨道品种阳冠电源成为二季度增持的对象。

毛炜认为2024年会更加均衡,大盘成长行业的风格开始展现,同时由于年初市场波动较大,小盘成长的投资节奏会更加难把握,性价比较低导致大盘价值的风格不会像2023年那么明显。结构上,房地产、出口预期进一步减弱,未来宏观经济中枢增速下降。我们看好两个方向,一个是全球科技创新增长,一个是相对不受影响的出口方向。在风险收益比下降、成长板块崩盘的情况下,高分红、低估值的大盘价值股依然会保持较强的相对收益。

行业方面,毛炜强调要回归投资本质,过去A股对成长性的容忍度较高,未来要关注公司成长的质量,看好的行业包括科技方向的电子,作为主要载体,估值较低,结构性机会较多。

风险方面,毛炜指出,目前国内成长板块主要增长动力仍为科技创新与出口,而海外技术限制及我国科技产业出口限制则是最大风险点,尤其是AI、半导体等领域的技术限制。新能源板块贸易条款限制,将使原本就脆弱的EPS出现短期波动。投资操作方面,一方面坚持投资框架,随着经济及产业周期进入下行尾声,高景气板块数量将增多,另一方面积极寻找新常态下行业周期外的投资机会,二季度依然在投资框架下顺着行业趋势、成长性进行投资,整体维持较高仓位,同时周转率大幅下降,重点关注长期国内优质成长型公司,降低主题投资权重,以周期性成长、优质成长作为选股标准。

撰稿:南都万财社记者 罗曼玉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