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燕燕 孙欣
责任编辑:姚云
图片来源:受访者
回顾过去半年,公司层面的哪些变化让他印象最深刻?钟宝申告诉《中国企业家》:团队重新找回了战斗精神。
钟宝申为全球光伏领军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董事长,隆基绿能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陕西西安,公司业务涵盖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地面光伏解决方案及氢能装备等多个板块。
隆基绿色能源总部(黑色腰线代表隆基产品)。
在钟宝申眼中,过去,隆基绿能凭借不断的创新和全球光伏市场的增长,“比业内几乎所有同行都更长时间地收获了红利”。
表现更为直观:公司光伏组件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硅片出货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所有已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硅片约有30%来自隆基绿能。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4.9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108.34亿元。
他担心的是,团队长期顺利发展,一些工作方式、工作效率、惯常的关注点可能就不那么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了,持续努力的作风也可能不会再有。
“比如做研发或者生产,人们往往花钱大手大脚。比如你想做一件事情,你可以租别人的设备,也可以花3000万买一台设备,但你得花3000万去买,因为反正你家里有钱。但如果你租别人的设备,可能就不需要投入那么多了。”钟宝申举了一个例子。
当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的老板开始“抠门”时,节俭的风气就会迅速在整个公司蔓延。
在钟宝申看来,重拾拼搏精神,是为了能让大家把整个研发运营体系运行得更高效、集约、精益。“从短期来看,今年是隆基绿能最艰难的一年。”他对《中国企业家》强调,“因为所有(不利)因素都是叠加在一起的。”
当前,我国光伏市场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但也面临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海外贸易壁垒凸显等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尽管面临挑战,但战略重点不减,投资成为隆基绿能顶压求增长的基石。
过去五年,隆基绿能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235亿元,这一数字在全球光伏领域鲜有企业超越;2023年,公司在浙江嘉兴基地研发并落地多项行业首创数字化技术,成为全球光伏行业唯一一家“灯塔工厂”,有力提升了全球光伏行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水平。
“不领先不扩张”是钟宝申强调的投资原则之一,他曾在公开场合解释,这里的“领先”不是指规模,而是指能在相关领域创造独特价值,实现盈利性增长,并有现金流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公司一般不会考虑产能扩张。
“隆基股份从来就不是一家单纯靠同质化规模产能扩张的企业。”钟宝申说。所有光伏企业都在这个周期里共同经历阵痛,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方案。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个市场只青睐龙头企业。”
钟宝申表示,随着技术投入的成果逐渐显现,团队正在努力提升最新产能。他相信,“从2025年开始,隆基绿能将重回增长轨道。”
近日,全国工商联十三届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召开,会议期间,钟宝申接受了《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专访,就“工厂”、“公司关键变化”、“长远目标”等话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关键点:
1、隆基从来不是一家单纯依靠同质规模产能扩张的公司。
2、商业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领先,因为这个市场只会青睐领导者。
3、从企业角度来说,该努力的时候还是要努力。
4、你会受到批评,但你也会得到信心,因为你站在这个位置上做这项工作。
5、2025年开始,隆基绿能将恢复增长。
以下为《中国企业家》对钟宝申的访谈实录(有删减):
谈产业内卷化:“投资过度导致”
中国企业家:近年来,光伏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但另一方面,内部竞争也愈演愈烈,您对此有何感受?
钟宝申:一句话,就是投资过度造成的。投资太多建厂,需求项目在各个阶段不平衡,导致供需错配。就这么简单。所以本质上,如果我们不投资那么多,是不是就没有(这个根本问题是投资过度。
《中国企业家》:谈及“产能”问题时,很多企业显得有些悲观。
钟宝申:我们可能无法准确预测产能价格会下降到什么程度,但我认为整体情况完全在我们企业的预期之内。所以不存在极度的喜悦或悲伤。因此,我们可以预期,企业已经做好了自己的思考。
《中国企业家》:对于隆基绿能来说,最为关键的调整或者应对措施是什么?
钟宝申:我们在两年前基本就预测到了行业现在的情况,所以从那以后我们在投资上就非常小心地保持适度,整体的投资规模不是很大,同时公司开始尽可能地加速研发投入,并开始保持财务的稳定和积累资金。
目标是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取得新的技术成果,然后直接投入到新技术上,从而避免同质技术的竞争,然后用新产品、新技术引领行业进入新的繁荣,这是我们的整体战略。
谈技术迭代:“没有领导力,就没有扩张”
《中国企业家》:过去五年,隆基股份在研发上的投入超过235亿元,这个数字在全球光伏领域很少有企业能超越。技术迭代这么快,您是否感觉跟不上?
钟宝申:对于每个公司来说,(技术迭代)都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因为隆基这十几年的发展,就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创新引领的。
隆基从来不是一家简单靠同质化规模产能扩张的公司,每一次我们都是在掌握领先技术之后,迅速扩大先进产品的产能,目标是延长这些产能的生命周期,并获得合理的回报。
库布其沙漠电站。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坚持一个观点:如果我们不带头,我们就不会扩大生产。
关于商业模式的权衡:“这个市场只青睐领导者”
中国企业家:行业领头羊的商业模式各有不同,一体化和专业化分工,您更喜欢哪一种?
钟宝申:商业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领先。如果你只做整合,不领先,那你就没有多少机会。专业化也是一样。因为这个市场只会青睐领导者。
《中国企业家》:面对行业的新变化,也许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能冲锋陷阵,您如何应对外部变化给民营经济带来的挑战?
钟宝申: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在赛场上,如果你积极去争取,相信未来还是属于你的,那你还有机会;或者你觉得赛场上年轻一代已经崛起,我老了,那我应该退役,这是人之常情的选择,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所以不要想太多。
比如说民营企业,如果搞这个行业,100家企业,就已经太多了。可能这个行业本来就需要40多家,其他50家企业退出来,才能健康发展。退出有什么不好?已经很多了。你这么想,就没什么问题。
谈第二代接班人:“该努力的时候,还是得努力”
《中国企业家》:光伏行业已经有不少“二代”开始接班,比如通威、天合等,作为行业元老、父亲,您怎么看待这些活跃的年轻人和接班人?
钟宝申:我对他们有些了解,也见过面。这些年轻二代都是受过良好教育、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前途无量。(怎么接班)是企业本身的选择,没有好坏之分。
贵州望谟40MW项目。
《中国企业家》:您是否有时候会感觉自己老了,想要休息一下?
钟宝申:老化是正常现象,隆基绿能也在不断挖掘团队中的年轻人,你也可以看到我们有好几位董事年龄都在40岁以下,越来越年轻化了。
所以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该努力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努力的。
很多企业领导人可能很早就希望有接班人,有些企业领导人可能很老了还在一线工作,这些选择可能取决于个人经历、企业需求、行业现状,都很重要,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无论我选择什么,我觉得我自己的选择是最合适的,就这么想吧。
谈灯塔工厂:“该行业正在快速发展”
《中国企业家》:2023年,隆基在浙江嘉兴基地建成了全球光伏行业唯一的“灯塔工厂”,它在你们的转型规划中扮演着什么不一样的角色?
钟宝申:光伏行业的灯塔工厂跟其他行业的灯塔工厂有很大不同。光伏行业这几年发展很快,技术迭代也很快。我觉得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下建设灯塔工厂有特别的意义。为什么是行业内全球首家灯塔工厂,也说明这个行业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企业来说,如何实现数字化运营是一个新的挑战。
相对来说,比如一些变化没那么快的行业可能更容易数字化。我们可以优化生产,然后利用数字化手段,但快速变化的行业,生产线必须不断进行大量创新。如何将数字化手段融入其中并产生价值,是一个新的挑战。幸运的是,我们做到了。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