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4年8月20日),权益市场继续下跌,可转债市场同样备受关注,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指数下跌0.68%,可转债ETF()下跌0.93%,成交金额超6亿元,最新规模超162亿元。
成分债方面,惠云转债、天鹿转债、力源转债上涨逾3%,川创转债上涨逾2%,赛利转债、京达转债、普利转债均上涨逾1%。跌幅方面,烟派转债下跌逾7%,宜春转债下跌逾6%,科速转债、东实转债、联农转债均下跌逾4%。
国信证券表示,上周,受《岭南转债未能按时兑付本息公告》影响,可转债市场大幅下跌,可转债估值明显压缩。我们对本次市场调整的看法如下:
1、首先,不宜直线推断将爆发一波违约潮。有投资者担心此次事件起到“示范”作用后,会出现类似2018年那样的民营企业债券违约潮。我们认为,公募可转债的发行主体均为A股上市公司,性质与此前违约的民营企业有所区别。加之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监管持续从严,证监会近期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指出,将通过改革强化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大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严厉查处重大违法案件。不宜因为个别债券违约就直线推断将爆发一波可转债违约潮。
2、其次,本次事件涉及的个债或并非主流机构持有,影响更多在于情绪冲击下大盘普遍下跌,导致净值缩水。公募、保险等主流投资机构对弱资质个债的负面舆情关注已久,自6月下旬以来市场信用担忧发酵后,机构大幅加强所持个债信用资质筛选,广泛剔除信用资质较差的标的。近期可转债的调整也与此有关,目前机构持仓不太可能因违约事件而受到拖累。
3、三是可转债成交低迷导致跌幅过快。参照历史可转债估值修复,可以非常快。近期受权益市场下跌影响,可转债成交也较为低迷,虽然整体成交量没有明显下降,但成交量在少数债券中分布极不均衡,更多债券成交量处于历史低位。周四、周五部分债券以换手率不足2%、成交量不足千万元创造了3%以上的跌幅。市场恐慌性定价有效性有限。参照历史可转债恐慌性修复经验,如2020年7月初11个交易日内指数上涨10.6%,2022年3月15日至21日指数上涨3.3%,2022年12月初5个交易日内指数上涨2.4%。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周五的调整是舆情发酵引发的资金面扰动,我们依然认为经过此轮调整后,债市破底的范围将缩小至确实存在较大风险且发行人未出手或无力出手的个债。
以上内容及数据与界面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据此操作,风险由您自行承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