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新材主营建筑材料,在市场行情不佳、公司营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其实公司业务层面的数据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减少,带动了净利润的增长。这两项同比分别下降49.06%和23.43%,合计减少费用2536.96万元。
记者发现,截至今年6月底,天安新材短期借款余额为6.17亿元,长期借款余额为2.95亿元,而去年6月底,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04亿元、3.25亿元,差别并不大。
天安新材回应记者采访解释称:“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公司贷款余额变化不大,受益于续期贷款利率下降,整体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减少。”
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但股价开盘下跌
8月19日早盘,天安新材开盘报5.76元/股,跌幅3.03%,早前的集合竞价阶段,跌幅一度达到4.55%。有投资者在股票论坛留言:“获利大涨,但股价却低开3个点,这是怎么回事?”
上周五晚间(8月16日),天安新材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3.88亿元,同比增长1.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32.13万元,同比增长43.46%;扣非净利润5006.46万元,同比增长106.72%。
天安新材主要从事建筑陶瓷及高分子复合装饰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全屋装饰业务。在经营情况分析中,天安新材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高分子复合装饰材料业务板块营业收入保持持续增长,高毛利产品订单增加。同时,公司持续深化精细化管理,严控降本增效,综合费用同比下降。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天安新材频繁尝试外部并购,今年7月公司以现金收购佛山市南方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51%股权,并计划形成以南方设计院为设计单位、广东天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初取得控制权)为施工单位、广东天安集成装饰科技有限公司为材料应用单位、鹰牌集团(2021年完成对4家鹰牌公司的收购)和浙江瑞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2021年至2024年按比例收购)为材料研发及制造单位的装配式室内装饰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天汇建科成立不久,天安新材以4万元取得40%的股权,并通过公司章程持有51%的投票权,实现控制。可见标的规模并不大,是否足以匹配公司完善产业链的能力?
对此,天安新材表示:“天汇建科、南方设计院两家标的虽然规模不大,但与公司现有产业链关联度较高。公司收购天汇建科、南方设计院,旨在进入公装领域,强化公司在公装行业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等领域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推动泛家居产业链闭环。”
相关经营数据公告显示,具体产品中,家装装饰材料、汽车内饰装饰材料、薄膜三大品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今年上半年分别为1.24亿元、2.25亿元、2.38亿元;人造革、防火板品类同比减少,分别为营收2726.68万元、1.04亿元。
利润大幅增长背后的真相:利息和研发费用减少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天安新材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上半年天安新材归母净利润3716.7万元,扣非净利润2421.86万元,而今年上半年这两项分别增加了1615.43万元和2584.6万元。
具体分析天安新材经营数据可知,其销售业绩的提升对净利润增长的推动力有限。今年上半年,天安新材营业收入13.8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3.65亿元同比增加0.23亿元,而营业成本则由去年的10.59亿元增长至10.83亿元,同比增加0.24亿元。
记者发现,天安新材今年净利润的增长实际上来自于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两大项的大幅减少,从而提升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财务费用方面,今年金额为1190.79万元,而去年同期为2337.48万元,同比下降49.06%;此外,去年研发费用为5934.8万元,今年则降至4544.53万元,同比下降23.43%。数据显示,这两项合计为天安新材减少费用2536.96万元,这一金额与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相近。
财务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利息支出,也就是借款产生的利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报告期末数据,天安新材借款规模并无太大变化。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天安新材短期借款余额为6.17亿元,2024年年初、2024年一季度末分别为4.86亿元、5.46亿元,而去年年初、一季度末、半年末的数据分别为6.66亿元、6.70亿元、6.04亿元。此外,2023年6月底、2024年6月底的长期借款数据分别为3.25亿元、2.95亿元。
对此,天安新材仅向记者表示,利息支出减少是由于到期贷款利率下降所致,但公司并未详细说明。
研发费用方面,天安新材表示,这主要由于部分研发项目完成以及新立项研发项目前期投入减少所致。记者发现,研发费用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燃料、动力用量的减少,而研发人员的雇员成本变化不大。
记者调研还发现,去年上半年天安新材非经常性损益达1294.84万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24.72万元。但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仅为325.68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80.16万元。这些数据相差较大,也导致今年非经常性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