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持有期产品集中到期,对市场影响几何?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日前,某证券研究机构整理了近期机构关注的十大问题,除了市场交易量能低到什么程度的话题,还有三年持有期产品集中到期的影响市场上也备受关注。

有投资者认为,2021年高峰期,公募基金发行了一批三年期产品,8、9月份面临集中到期,这是否会加大投资者的赎回压力,引发质疑以及机构减持。

8 款三年期产品到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共有8只基金即将完成三年持有,包括东方财富致华三年持有A、C、广发行业精选三年持有A、C、泰康优势精选三年持有A、C、三年持有、富国平衡增长三年持有A、C、交银瑞珠三年持有。

3 年持有期产品集中到期,对市场影响几何?插图

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24年8月16日

上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16日,上述8只基金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浮亏,且在即将到来的开市日全部扭亏为盈的可能性不大。

某券商策略团队在机构路演中发现,过去一周,部分投资者开始关注持有期限产品的风险。逻辑是,2021年公募高峰期,一批三年期持有期限的基金被炒作成“炒股热潮”。定期产品纷纷成立,今年8、9月份面临集中到期,或将加大投资者赎回和机构减持压力。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认为,从实践来看,集中到期确实存在,但其潜在影响可能被高估:一是集中到期产品规模不高。在产品集中到期的小高峰期,集中到期产品规模较小,集中到期产品规模较小,集中到期产品规模较小。 2021年7月至9月的公募中,单周发行规模整体都在200多亿元,但三年持有期产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来看,都没有占到太高的比重。其中2021年8-9月发行的产品仅有8只,发行规模225亿元,且集中在今年8月底、9月底,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持有期产品更是寥寥无几同期到期的债券型开放式指数债券共计104只,总发行规模仅27亿元;二是到期后可能引发集中赎回,但对市场影响可控。按照8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率中值计算,相对于225亿元的发行规模,目前剩余规模约119亿元,即便全部兑付,也难以给市场带来系统性风险。

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上述8只基金合计规模仅约131亿元。

二季度三年期基金赎回率高达15%

对于担心开放赎回的三年期基金可能面临大规模赎回的投资者来说,或许二季度已经开放赎回的三年期基金的表现更值得参考。

我们先来看鸿德瑞元三年期持有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4月21日,今年4月22日开通赎回及转换过户业务。数据显示,2024年4月22日,该基金单位净值基金份额净值0.5621元,基金持有人三年内亏损超40%。然而,该基金披露的二季报显示,基金份额从一季度末的93.92亿股,跌至86.13亿股,净赎回量约7.79亿股,净赎回比例为8.29%,不足10%。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