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6%,比1-6月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
具体来说,数据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明显回落。
1-7月份,狭义基础设施建设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据不完全统计[1],7月份,全国新开工项目3167个,同比下降6.7%;总投资额约18173.13亿元,同比下降13.9%。
增速放缓一方面是由于极端强降雨、高温天气对施工形成制约,另一方面是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缓慢,地方城投公司融资难度加大,另外缺乏足够合适的项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广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由7.7%回升至8.1%,主要是由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1-7月增速达23.8%。这说明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相关重大项目投资正在快速实施。
二是房地产行业继续处于调整期。
1-7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降幅保持平稳,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房地产融资、房屋销售额和房价数据均维持在低位。
尽管多项房地产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但楼市回暖的城市仍然有限,多数地区仍面临供需失衡问题,房价持续低迷,居民购房意愿进一步减弱,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稳定房地产市场。
三是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继续带动制造业投资保持韧性,但下游装备制造业增速有所放缓。
1-7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3%,增速继续领先其他分项。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大型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设备工具投资同比增长17%,对整体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0.7%。同时,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9%,增速高出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
但与上月相比,整体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放缓,电气机械及器材、汽车、计算机、通用设备等行业增速分别回落2.1、1.5、0.8和0.2个百分点。
二季度以来,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呈现下行趋势,7月份增速回落至10.7%,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内需疲软、外需不确定性导致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较低,进而影响企业扩产意愿。
四是工业生产持续降温。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降温。有两个方面需要关注:
一是建筑业产业链产品生产放缓,具体来看,水泥、平板玻璃、生铁、粗钢、钢材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1.7、6.9、4.7、9.2、7.2个百分点,进一步印证了基建、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
二是装备制造业及其上游非金属矿制品业、橡胶、塑料制品业等生产普遍放缓。
五是促进消费政策、暑期旅游旺季等带动消费增长回升。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小幅回升,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为今年同比增速提供了一定支撑;二是促消费政策落实,暑期旅游旺季拉动。
分品类看,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等消费增速较高,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汽车等降幅收窄,服务零售额也保持7.2%的较高增速。
但受全社会收入和财富效应下降影响,居民储蓄意愿增强,导致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增速持续低迷,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仅为-0.1%。
总结:7月份的经济数据可以说是好坏参半,一方面出口继续保持高景气,在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需求端实现小幅回暖。
另一方面,出口前景不确定性加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和投资增速放缓,建筑业、装备制造产业链热度降温。
当前形势下,现有政策有效性需进一步强化,同时适时推出新一轮逆周期调控政策尤为重要。
作者:杨欣,红塔证券宏观研究员(执业证书编号S01),来源:麒麟宏观,原标题:如何看待7月经济数据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