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正胜
8月13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7月份金融数据统计报告。
政府债务融资加速
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在债券、表外融资等支撑下,2024年7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约7700亿元,同比多增2300多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提高1.3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
一是信贷融资继续拖累社会融资存量增速约0.05个百分点,作为社会融资的主体,7月份社会融资信贷净偿还近1700亿元。
二是国债融资加快,拉动社会融资存量增速上升0.07个百分点,7月份,国债净融资规模约6900亿元,同比多增2800亿元。
三、其他分项目中,表外融资项目(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票据)同比增加97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增加700多亿元,拉动社会融资增速提高0.06个百分点;股票融资同比增加近600亿元。
回顾2024年前7个月,新增社融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信贷成为社会融资的核心拖累,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加3.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内新增信贷同比增加3.3万亿元。
二是表外融资和企业直接融资影响有限,前7个月合计比去年同期少增约1900亿元。
三是国债融资是重要支撑,前7个月国债融资较去年同期增加2400多亿元;从发行计划和季节规律看,8-10月是国债集中发行的高峰,对社会融资也有支撑作用;但今年剩余国债额度有限,加上去年底发行的万亿国债推高了基数,如果没有增量财政政策安排,11、12月份政府融资可能由支撑变为拖累社会融资。
企业贷款同比减少
贷款增速有所放缓,企业贷款是主要拖累因素。2024年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贷款存量同比增速8.7%,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
一是企业贷款同比缩水,拖累贷款增速0.15个百分点,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单月净偿还5500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300亿元,目前制造业贷款实际需求仍有巩固提升空间,政策性信贷支持力度边际下降(2024年7月,三家政策性银行PSL净偿还925亿元),“挤水”仍有一定影响。
二是居民贷款增速基本持平,对贷款增速的边际影响不大。7月份,居民新增短期贷款同比减少800多亿元,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加近800亿元。通过对冲,居民贷款存量同比增速稳定在3.8%。
三是票据“抢购”支撑贷款增速0.09个百分点,7月份,票据融资新增规模达558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000亿元。
回顾2024年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结构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企业中长期贷款拖累较大,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同比少增2.5万亿元,其中企业贷款同比少增1.8万亿元。
二是企业短期贷款低迷受到“手工付息”退出一定影响,前7个月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增加9000亿元左右,4月份监管禁止“手工付息”后,企业短期贷款同比降幅加快。
三是居民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加1.1万亿元和2000多亿元,居民部门“去杠杆”倾向依然存在。
四是票据融资成为人民币贷款重要支撑,前7个月票据融资同比增长7400多亿元。
“M1-M2增速差”缩小
货币供应量和存款数据中有两条线索:
第一,“M1-M2增速差”持续缩小,经济活力有待巩固。2024年7月,M1同比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至-6.6%,但M2同比增速回升0.1个百分点至6.3%,使得“M1-M2增速差”缩小。“M1-M2增速差”是经济周期先行指标之一,因为它既能反映企业信贷扩张,又能反映利润改善(企业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相对差值)。PPI增速比PPI增速要快3至4个季度。2024年以来,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快速萎缩,而定期存款增速则大幅提升。居民存款增速在10%以上水平波动,与企业存款增速差距拉大,反映出消费意愿不足。这两个现象集中在“M1-M2增速缺口”上。可以看出,经济活力有待巩固,对物价持续上行的支撑不足。
第二,从财务数据看,广义财政支出7月或已触底反弹。7月国债净融资规模同比增长,新增财政存款规模高于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2018年财政年度国债净融资:同比增长-财政存款:同比增长”代表着财政资金投入强度。测算7月财政资金投入强度较6月增加9500多亿元,连续三个月上升。该指标与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基本同步,可以推断7月财政支出强度有所增加。
(作者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