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部门重磅政策密集公布,沪指涨超 4%,创 2020 年 7 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9月24日,金融监管部门公布一系列重要政策,A股三大指数均上涨超过4%,其中上证综指收盘上涨4.15%,创2020年7月6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同时,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成交量达9744亿元,创四个月新高。

“这场发布会诚意十足,旨在通过需求侧推动经济增长良性循环。”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张永志对财新记者表示,“以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为核心议题,三大部门联手护航资本市场,多渠道向股市注入流动性资金,全国性投资机构、基金公司等市场机构和上市公司有望获得充足的流动性支持,这可能对股市企稳上涨提供良好支撑。”

近年来,中长期资金入市、权益类公募基金蓬勃发展等被监管层多次提及,保护信号明显。在市场调整过程中,各类机构增量资金也在逐步入市。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会议提到打造支持股市发展的新政策工具,传递出政策层支持股市的明确信号,进一步提升市场风险偏好。A股有望迎来新一批增量资金。

恒生前海股票基金经理胡启聪表示,虽然短期内仍需要财政、时间验证等一揽子政策来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和经济下行趋势,但他认为,今天的政策支持只是开始,目前处于相对低位,建议给予市场更多信心和耐心。

市场提振,全线大幅上涨

9月24日,国新办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举行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局、证监会主要领导分别回应中长期资金入市、并购重组、市值管理、汇金增持ETF等市场热点问题。在多项重大利好政策刺激下,A股市场出现明显反弹。

数据显示,三大指数开盘上涨,午后涨幅继续扩大,截至收盘,三大指数均涨逾4%,其中上证综指、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4.15%、5.54%、4.36%。同时,A股成交量大幅增加,至9744亿元,创四个月新高。

板块方面,31只申万一级行业收涨,食品饮料、非银金融板块领涨,分别上涨6.73%、6.05%;此外,证券指数也上涨5.86%,成分股全部“飘红”,34只券商股单日涨幅超过5%,东方财富、太平洋证券、首创证券、金龙证券、国海证券均上涨10%以上。

类似的情景也出现在券商主题ETF上。据第一财经统计,跟踪指数名称中带有“证券”字样的ETF产品共有17只,9月24日全部上涨,平均涨幅超过6%,其中,东财中证全股30ETF涨幅最高,为7.27%;银华中证全股ETF位居第二,单日涨幅达6.77%。

从市场反馈来看,券商主题ETF成交十分活跃,国泰中证全股证ETF以26.42亿元的成交额排名第一,较上一交易日增长逾4倍;券商ETF日成交量也由1.92亿元大幅增长至13.17亿元。

此外,还有多只普惠ETF全天成交量大幅增加,如华泰柏瑞沪深基金当日成交量为132.1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29.48亿元增长近3.5倍。此外,易方达创业板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ETF等产品日成交量均在40亿元以上,环比增长1.5倍至4倍。

金融监管部门重磅政策密集公布,沪指涨超 4%,创 2020 年 7 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插图

“资本市场政策建议超出预期,预计政策将很快落地。虽然资金层面的政策支持对基本面改善有限,但有利于缓解市场的流动性压力,改善市场风险偏好。”金鹰基金股权研究部研究员洪子超对财新表示。

洪子超认为,今日指数在政策催化下放量后突破了前期下跌通道,A股迎来多头建仓的良好窗口,“虽然基本面预期仍需等待财政政策见效,但单凭风险偏好的改善和流动性压力的缓解,就足以带动一轮超跌反弹。”

大力发展股权基金

记者注意到,“大力发展股票型公募基金”再次被监管部门提及,内容指出,重点督促基金公司进一步端正经营理念,坚持投资收益导向,着力提升投资研究和服务能力,打造更多符合群众需求的基金产品。进一步优化股票型基金产品注册制,大力推进宽基型基金产品创新。

事实上,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已被视为公募行业的趋势之一,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权益类基金数量为7165只(仅统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基金),合计基金份额超过6.18万亿,较去年底有所增长。

其中,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支持下,ETF赛道新产品的审批与发行可谓“神速”,以近期最为火爆的中证指数产品为例,9月23日晚间,首批10只中证指数产品已全部完成募集,将为A股市场带来200亿增量资金。

作为新“国九条”以来首只核心宽基指数,中证A500指数在推出前就受到各基金公司的高度关注,数据显示,首批产品于9月5日申报,并于同月10日完成首批份额集中发行,目前距离募集结束仅半个月。

收官之战结束,中证A500指数正式发布。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指数产品募资上市的高效和力度,也体现了监管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的决心。“监管层在大中长期基金引入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安排,市场实际上也显现出一些成效,这也将刺激基金公司加快产品布局和运营推进。”华南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

受此影响,6只产品提前结束募集,最快的嘉实中证仅用4天就达到募集上限。目前,首批中证均已不同程度超额认购,需启动比例配售。据第一财经统计,1目前已确认数据的9只产品,采用最后一天或全流程比例确认,比例结果从49.45%-97%不等。

“中证A500指数正展现出明显的中长期配置价值,有望成为国内外基金配置A股核心资产的又一重要标的。”嘉实中证基金经理刘嘉银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A股经过前期调整,各行业龙头公司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加之未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可能改善以及进入降息周期,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资金通过宽基ETF流入市场。

“指数投资一端连接大众投资者、社会资金,另一端连接实体产业,承担着引导资源配置、助推产业发展、服务居民理财需求等多重使命。”刘佳音认为,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不断增强长期投资力量。推动指数投资发展,是构建“长钱长投”政策体系的重要手段。

金融监管部门重磅政策密集公布,沪指涨超 4%,创 2020 年 7 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插图1

增量资金正在路上

此次会议中,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增量政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打造证券、基金、保险换汇工具和专项再贷款,支持回购、增持等;二是进一步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比如大力发展股权型公募基金,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支持中央汇金投资公司安排增持、拓展投资范围,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生态。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量资金,张永志称,虽然刺激需求是当前政策的核心,但央行此前推出的5000亿元证券、基金、险企互换安排,以及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发专项再融资,都有利于促进全国性投资机构、基金公司、上市公司等市场机构整体流动性供给,为股市提供资金支持,可能会达到万亿元,更好地支持股市平稳发展。

近年来,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各类增量资金纷纷入市,一方面,千亿资金借助ETF入市,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市场上股票ETF产品累计年初以来净流入7557.57亿元。

其中,具有市场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宽基ETF自然更容易受到青睐,这类产品已经吸引了超过百亿元的资金入市。据《第一财经》统计,今年以来跟踪七大宽基轨道的ETF产品增幅较大,共计“买入股票”获得资金7728.36亿元,其中沪深股市获得资金5350.84亿元,跟踪中证1000、中证500的ETF产品净流入资金均超过600亿元。

资金大举增持也推动ETF产品规模屡创新高,9月23日,易方达沪深基金规模突破2000亿元(2005.54亿元),华泰柏瑞沪深基金规模逼近3000亿元(2913.56亿元),华夏中证、华夏上证50ETF、嘉实中证的基金规模均突破1200亿元。

股票ETF获得大量“子弹”无疑得益于“国家队队员”的努力,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投资”)为例,截至二季度末,汇金投资共持有资金13亿元,持股数量达2232.06亿股,较去年底增加1830亿股;平均持股比例由34.6%提升至47.48%。

据第一财经统计,汇金投资上半年主要增持了易方达中证485.89亿股、华泰柏瑞中证294.07亿股,此外华夏中证、嘉实中证、华夏上证50ETF等产品也分别获增持160亿股,增持幅度在101亿股至181亿股之间。

从中报披露的信息来看,“国家队”的带动作用明显,其他机构投资者也在悄然增持。以易方达沪深为例,前十大持有人中,除了中央汇金,还有中国人寿、大家寿、友邦人寿等多家机构。例如,中国人寿的持股量在上半年从4.71亿股增至36.19亿股,增加了31.48亿股。

另一方面,代表中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的保险资金今年以来大幅增持,截至目前,保险公司今年以来增持上市公司已超过十家,创近四年来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报,保险公司出现在967家A股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中,较上期增加90家;其持股总市值达1.18万亿元,较上期增加315.81亿元。

据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股票型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市值近15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100%,上述持股占A股市值的比重由17%提升至22.2%。

恒生前海股票基金经理胡启聪表示,三部门此时出台的支持政策,不仅减轻了实体经济的负担,也传递了积极的政策信号,从维持稳定到全力支持经济复苏,也意味着未来可能还会出台更多政策,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支持宏观经济全面复苏。他建议给予市场更多信心和耐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风险的定义与导致损失风险的原因分析

✔在学者看来,风险等于波动性,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可计算的、客观的、能够查明来龙去脉的数字 ● 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 ●导致“损失风险”的原因有二 ✔自负、对风险的无知和放任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