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汽车行业分化加剧,广汽集团产销下滑面临挑战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一方面,一些头部车企敏锐抓住渠道转型、产品创新机遇,成功实现销量稳步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当前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也有像广汽集团这样的车企面临严峻的挑战。

据广汽集团最新发布产销报告显示,7月该集团汽车产量为辆,较上年同期下降9.14%;1-7月累计产量为辆,同比下降25.79%。

传统汽车行业分化加剧,广汽集团产销下滑面临挑战插图

销量方面,7月销量为辆,同比下滑25.37%;1-7月累计销量为辆,同比同样下滑25.83%。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反映出广汽集团在当前汽车市场的严峻处境。

不可阻挡的轨迹

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开幕式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批评了当前汽车行业普遍存在的价格战现象。他表示:“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为国家做贡献,要有大局观、长远主义,而不是只顾短期‘打滚’。没有效率,企业就活不下去。”

此次公开表态打价格战,透露出广汽集团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与深层忧虑。根据7月份最新的销量数据,广汽集团旗下两大品牌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在乘用车业务的市场表现均呈现疲软态势。

具体来看,广汽丰田1-7月累计汽车销量达到38.96万辆,但这与去年同期相比,却下滑了25.48%;而广汽本田同期的销量数据为24.12万辆,下滑幅度更为显著,达27.34%。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广汽旗下合资品牌不得不通过裁员的方式应对市场挑战,与此同时,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子品牌Aion也面临销量突破的困难,1-7月广汽Aion销量同比下滑39.21%,目前难以立刻取代“两大丰田”品牌,成为集团新的利润支柱。

从销量数据来看,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的销量依然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21年至2023年,这两个品牌销量分别达到160.8万辆、174.68万辆、159.05万辆,占集团总销量比重分别为74.99%、71.77%、63.49%,期间销量占比虽然有所下滑,但始终维持在60%以上的高位。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快速崛起,广汽旗下的合资品牌在2024年不得不进入价格战。2024年3月初,广汽本田宣布车型限时降价2.3万元,起售价降至10.69万元,并提供最高12个月0%利息融资政策。随后,广汽丰田旗下威兰达也推出限时优惠,2.0升两驱版降价2万元,起售价为15.38万元。

然而,广汽集团频繁降价不仅未能赢得市场份额,还导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13.46亿元,同比下降19.12%;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20.65%。

Aion 的销售“停滞”

在合资品牌下滑的背景下,旗下新能源品牌Aion的销量在2023年并没有延续增长态势,反而增长明显停滞。

2023年,广汽Aion销量达48万辆,同比增长77%,月销量突破5万辆,位居新能源市场第三位。然而2024年,Aion销量“停滞”,除1月份外,2月至7月销量均同比下滑。据广汽集团7月产销快报披露的数据,今年1-7月,广汽Aion累计销量达15.46万辆,同比下滑39.21%。

2024年伊始,广汽Aion总经理顾惠南就明确提出全年销量目标,就是“确保实现70万辆,力争达到80万辆”。 如果以70万辆为对标目标,截至目前,7月份销量完成率仍未达到30%的进度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Aion的销量增长依赖于网约车市场,旗下车型Aion S、Aion Y已成为网约车的首选。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3年广汽Aion在网约车市场的份额为45.8%。随着网约车市场的饱和,广汽Aion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今年以来,多地纷纷对网约车行业发布风险提示,暂停发放本地网约车车辆运输证,进一步导致市场新车需求大幅下滑。8月9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明确指出,目前深圳网约车市场已经饱和。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价格战也给广汽Aion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使其长期以来的性价比优势逐渐消退。3月份,Aion Y Plus星空版上市时售价为9.98万元,但4月份,广汽Aion宣布Aion Y Plus全系降价,星空版降价1万元(Y Plus 310星空版除外),其他车型降价幅度高达2-3万元,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