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 FOF 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行业面临大考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Wind数据显示,陈树良管理规模2021年二季度突破百亿元,2022年一季度达到峰值137.95亿元,曾是业内FOF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之一,今年初还发起了一只新基金。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已有多家FOF启动或完成清盘,而市场上仍有大量规模不足2亿元、甚至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FOF​​”,它们能否经受住成立后的“三年大考”,成为部分产品和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知名FOF基金经理辞去9只产品职务

8月10日,普融安信基金一次性宣布旗下9只公募FOF更换基金经理,立即引发行业关注。

这9只产品此前均由公司FOF业务总监、知名FOF基金经理陈树良管理,此轮集中离职后,目前已无在管产品,且不再转任公司其他职务。

知名 FOF 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行业面临大考插图

知名 FOF 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行业面临大考插图1

之所以受到业内关注,不仅是因为陈树良拥有多年的证券从业及投资经历,在股票、债券、QDII、年金及FOF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并曾担任普融安盛FOF业务总监,更因为他曾是整个市场中FOF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之一。

公开信息显示,加入SPDR安盛之前,陈树良曾任职于富国基金多年,担任多资产投资部总经理,2014年开始致力于以FOF为代表的创新产品研究。加入SPDR安盛后,其已管理10只FOF产品,2021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突破100亿元,2022年一季度末达137.95亿元。不过,其管理规模此后开始下滑,虽然2024年初发行了一只新产品SPDR安盛兆瑞精选3个月持有期基金,但截至今年二季度的最新管理规模仅为36.8亿元。

从其管理的产品表现来看,分化也颇为明显。例如,作为混合权益类FOF,其于2022年7月开始管理的普银安盛瑞和优选3个月持有A的期限收益为-4.03%,位列111只同类产品之首,但同年2月开始管理的普银安盛泰和配置6个月持有A的期限收益为-31.63%,位列同类产品后20%;在债基型混合FOF中,普银安盛益和稳健养老一年期A的期限收益为4.76%,而普银安盛益享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期持有A的期限收益为-8.53%。

陈树良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公开采访中表示,公募基金的短期收益主要靠风格Beta和行业Beta驱动,短期高收益的基金经理大多可以归类为“时势造英雄”。只有向上的股权投资周期,没有永远年轻的“优秀人选和优秀基金”,单只产品很难超越风格和周期。因此,他从投资基金的角度,指出了获取收益的两条主要路径:一是精选短期业绩最强的产品;二是“积少成多”,选择长期稳定超额收益的产品。

多款产品密集公告或引发基金合同终止,公募FOF发展引担忧

事实上,除了陈树良突然“清仓式”卸任外,近期已有多个FOF产品宣布可能解除基金合同,也引发行业关注。

一是8月9日,银河基金发布公告,其旗下银河悦宁稳定退休目标一年期持有混合发行(FOF)《基金合同》约定,自本合同生效日三年后相应日,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则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并按照约定的程序进行清算,无需召开基金股东会审议,且本《基金合同》期限不得通过召开基金股东会等方式延长。

8月10日,博时基金也发布类似公告,产品为博时养老目标2035三年期混合型(FOF)。该基金的合同生效日期为2021年8月27日,基金合同生效日三年后的对应日期为今年8月27日。若截至8月27日,基金资产净值不足2亿元,则将按照合同约定对基金财产进行清算、终止,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表决。目前,该基金已暂停申购和定期定投业务。

同日,南方基金也发布警示公告,旗下南方精启初汇3月持有混合型(FOF)基金净值已连续4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的终止。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银河悦宁稳定退休目标一年期持有混合FOF、博时退休目标2035三年期混合(FOF)、南方精启初汇三个月持有混合(FOF)的最新规模分别为900万元、1200万元、4900万元。

事实上,今年已有多家养老金FOF被清算,经济日报记者也一直在跟踪此事。当时有公募基金经理指出,前几年为了保证成立,部分公募FOF产品以发起基金的形式成立。这样的后果是,虽然成立门槛低,但产品几年后将面临现有规模能否达到2亿元的生存门槛。“不符合条件的产品,未来肯定会被清算。”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募FOF已清盘11只,多只FOF产品未能发行。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市场上仍有大量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公募FOF,可以说基本处于清盘边缘,能否保住上市地位,主要看公司意愿和愿意付出的成本(文末附基金名单)。

公募FOF规模变化情况(数据来自Wind,截至8月9日)

对于FOF频频清盘、规模缩水,多位受访人士向经济日报记者表示,这背后的原因颇为复杂,与市场环境变化、业绩尴尬、投资者认可度低等因素有关。例如,截至8月9日,在市场上有业绩的911只公募FOF中(按股数单独计​​算),有642只产品年内收益为负,占比高达七成,不少产品亏损超过15%,平均收益率为-3.20%,似乎并不符合该类产品“业绩稳健、收益适中”的定位。

另一方面,近两年权益类资产表现不佳,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上升,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持仓整体减少,也直接影响了FOF基金的规模和业绩。此外,有公募基金高管指出,与主动型权益类基金管理人相比,FOF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存在差距,不少人是从其他领域转行过来的,缺乏深厚的基金研究背景,不利于此类产品的长期稳定发展。

“现在其实对于公募母基金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市场出清也是正常的。一方面基金管理人需要加强母基金团队的研究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有好的业绩才能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市场和投资者对母基金价值的接受程度,母基金的长期配置价值要得到认可。”上述高管表示。

知名 FOF 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行业面临大考插图2

总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公募FOF名单(按合并股份计算,数据来自Wind,截至8月9日)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