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与九号公司:从平衡车到电动车,小米生态链的成功故事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九号机器人成立于2012年,最初以平衡车起家,后来拓展至电动车、滑板车、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发展初期,九号机器人曾获得小米的投资,成为小米生态链一员,雷军对其评价颇高。

在小米十周年庆典活动上,雷军再次亲自带领13位高管在北京小米科技园试驾 Pro兰博基尼版,如此高调的集体“促销”,可谓史无前例。

图片

同年9月,九号机器人在科创板上市,产品潮流、大佬加持,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自然不负众望,九号机器人股价一度飙升至112.7元/股,接近发行价的6倍。

2024年是九号机器人成立的第十二年,近日,九号机器人发布2024年半年报,九号机器人实现营收66.66亿元,同比增长52.2%;净利润5.96亿元,同比增长167.82%。其中,电动两轮车增长迅猛,营收同比翻番,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一半。

可以说,这是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但令人意外的是,一向高高在上、低低踩踏的资本市场,却并未表现出异常的亢奋。截至《华尔街科技眼》发稿时, 市值已较巅峰缩水近 60%。

同一报告期内,九号机器人大股东均选择套现。根据九号机器人2024年半年报,截至2024年6月30日,顺为持股比例由年初的4.97%降至1.77%。此外,红杉资本旗下HSG也从年初的5.78%减持至5.10%。粗略估算,自九号机器人IPO以来,红杉和小米已套现逾40亿元。

图片

图片

事实上,自2021年解禁以来,小米大股东及顺为资本已数次减持套现,顺为目前也已退出十大股东之列。 曾亲自喊话的雷军,也很少在重要公开场合提及九号机器人的产品。

一方面业绩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市值却不断走弱,九号机器人陷入了难以言喻的困境。可以说,离开小米生态之后,九号机器人实现了独立生存。但从其业务构成来看,那些性感、时尚的产品,因为使用场景的限制,已经变得范围极其狭窄。

然而,快速增长的两轮电动车行业却陷入了红海,即将与多家老牌电动车企业面临街头混战。

北航兄弟雄心勃勃 从跨境并购做起

纳恩博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高禄峰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理工男”。

2003年,高禄峰毕业后创业,并把师弟师妹王野招了进来。王野从大二开始就对机器人制造很感兴趣,还曾获得过科技竞赛一等奖。

两人一拍即合,做了一个智能玩具项目,卖了2000多台,但由于品控、资金链等问题,公司做了一年多就破产了。后来他又做了团购等项目,但都没有成功。

2009年,高禄峰和王野把目光锁定在平衡车项目上。当时平衡车还是个新鲜玩意,代表是的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成龙等名人在公开场合都开过这款车。于是王野就借了一辆开始研究。整个团队都很感兴趣,但都被七八万的价格吓了一跳。

图片

“我们想把它做得更便宜、更轻、更小。”王野在自传中回忆道。

随后,九号机器人的前身鼎力联合正式成立。随后的几年里,九号机器人陆续生产了风行者、大久等高端平衡车,年营业额达到两三千万元,还拿到了1600万元的风险投资,士气大振。“总有一天,我们会把它收购的。”王野说,团队吃饭的时候,经常这样开玩笑。

2014年,纳恩博迎来了重大转折。年初,王野在一场会议上结识了红杉资本的周奎。周奎对平衡车尤为喜爱,便向沈南鹏推荐了纳恩博。几乎与此同时,时任小米生态链总监的夏永峰找到他,表达了投资意向。最终,高禄峰和王野分别拜会了雷军和沈南鹏,并获得了来自红杉、小米和顺为共计8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图片

图:创始人高鲁峰与小米雷军

有了小米的背书,九号机器人得以迅速扩张。九号机器人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与小米集团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10.2亿元、24.34亿元和24亿元,占其当期营收的73.76%、57.31%和52.33%。

接下来的一个契机,让高露峰和王野决定实现他们的夸耀——收购。

图片

2015年,经过并购,它落入了一位急于套现的专业买家手中。于是他向包括纳恩博在内的几家中国平衡车公司提起专利诉讼,希望在出售前再获利。高禄峰和王野飞到美国谈判,表达了两种观点:第一,纳恩博会应诉,不缺钱;第二,收购。最终,纳恩博斥资61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雷军也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了足够的支持。“我一秒钟都没有犹豫。”雷军曾说。

至此,九号机器人在形态上完成了最后的进化。在产品层面,在技术专利的支撑下,九号机器人相继推出了平衡车、滑板车、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在市场层面,借助欧美市场的品牌效应,九号机器人自有产品也迅速获得海外市场的认可,2024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已达42.05%。

与众多小米生态链厂商一样,在完成融资、打造品牌、爆红之后,九号机器人的下一步发展重点是IPO。

不愿做光环背后的OEM:去小米

2019年,九号机器人全年营收达46亿元,市值及财务指标均符合科创板上市要求。在雷军的持续“推销”和幕后推动下,2020年10月29日,九号机器人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国内上市公司“VIE+CDR第一股”。

图片

上市后的几年里,纳恩机器人和其他同类公司一样,借助小米生态链的光环,经历过股价暴涨的高光时刻。不过,小米生态链成员的身份,对于一家初创公司来说是光环,但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或许就是负担。

首先,由于小米产品以性价比为中心,OEM厂商议价能力不强,小米生态链企业只能靠量取胜;其次,小米采取的是利润分成模式,小米OEM产品的毛利率远低于公司自有品牌产品。

纳恩机器人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净利润持续为负,分别为-6.27亿元、-18亿元、-4.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逾28亿元。

上市后,九号机器人与小米的蜜月期结束,九号机器人开始转向自主品牌建设,突出品牌年轻化定位,聘请易烊千玺代言,获得了大量新用户;产品层面,九号机器人逐渐将重心转移到电动两轮车和机器人产品线上,努力拓展市场。

截至2024年6月30日,九号机器人与小米集团关联交易仅为8097万元,同比下降77.63%,仅占当期收入的1.21%。

没有了小米和雷军的光环,纳恩机器人选择回归产品本身,希望通过创新在竞争激烈的短途交通市场分得一杯羹。

发展困境:场景限制、红海困局

2024年上半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重大的变化,九号机器人的电动两轮车收入占比最大,超过了平衡车和滑板车,而此前,后两者是九号机器人的主营业务。

北航兄弟俩志向远大,想把做成时尚、有型、智能的。据传,上市时希望取中文名“九号智能”,但由于机器人业务占总营收比重太低,这个名字没有得到批准。

从这点来看,两位时尚之心人,从来就没有强化传统业务的意愿,这样的转型可以说是被逼无奈。

场景、场景、更多场景!

电动滑板车、平衡车在我国没有“路权”,也就是说没有使用场景。以北京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北京市实施办法》第九十条规定,在道路上使用以动力装置驱动的平衡车、滑板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该装置,并处200元罚款。

虽然我国在去年8月就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42825-2023电动滑板车通用技术规范》,但该类产品的使用严格限制在居住区、校园、企业园区、景区等封闭道路内,即便有些城市管理并不严格,但一旦发生事故,平衡车、滑板车使用者需要承担全部责任,风险极大。

图片

在海外市场,虽然大部分都允许平衡车、滑板车上路,但通常伴随着严格的限制。以日本为例,电动滑板车被归类为机动车,需要驾驶证、戴头盔才能驾驶。在德国,对速度和年龄都有管制,最高时速不超过20km/h,还不允许在人行道上行驶。新加坡对滑板车的规定是重量不得超过20kg、宽度不得超过70cm,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km/h。

美国是平衡车和滑板车最宽容的市场,但纳恩博在这个市场还面临其他风险,比如共享品牌终止合作。2018年至2019年,两大共享品牌Bird和Lime相继终止与纳恩博的合作,这也是其平衡车业务数据下滑的原因之一。

从市场角度,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为177.3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194.3亿美元。虽然仍有增长空间,但从九号机器人财报显示的控股公司销量数据来看,该赛道的增长也在逐渐放缓。

纳恩博原有的主营业务——电动滑板车和平衡车,还有没有机会重振雄风呢?答案是,很难。

通过新的国家标准寻求增长,加大营销力度,抢占市场份额

不过,在时尚业务的加持下,九号机器人圈粉无数。从新兴市场到传统行业,九号机器人的电动车业务板块表现不俗。数据显示,九号机器人当期电动两轮车销量约120万辆(中国区119.84万辆),营收占比50.74%,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35.97%。

据悉,快速增长部分得益于纳恩博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报告期内门店数量突破6200家,覆盖1100多个县市,基本走的是行业老大雅迪、爱玛的老路。

图片

电动两轮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电动自行车,是典型的红海市场。根据《年度商业报告》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电动两轮车市场保有量已达4.2亿辆,相当于平均每4个人就拥有1辆电动两轮车。

图片

在我国两轮电动车市场,雅迪以33.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爱玛以19.5%的份额紧随其后,泰凌以12.2%的份额位居第二,形成三巨头格局。小牛、纳恩博等互联网品牌只占据极小一部分市场。从销量来看,雅迪2023年销售两轮电动车1650万辆,纳恩博则销售147.15万辆。

更为严峻的是,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两轮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不到1%,印度有望在2024年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两轮电动车市场。

图片

在市场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新国标的实施或许是九号机器人提升市场份额的机会。以江苏南通为例,电动车牌照分为黄牌、蓝牌、绿牌和红牌,红牌为过渡性电动车信息登记牌照,自今年4月15日起禁止上路。其他省市也相继出台新国标电动车过渡规定,逐步淘汰非国标两轮电动车。

即便如此,纳恩博仍需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增长点。近年来,雅迪、爱玛等也开始布局智能技术,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了不同定位的车型,覆盖了1500元到5000多元的价位段。虽然纳恩博在一些智能细节上更有优势,但想要撬动头部企业的市场地位,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要在红海市场竞争,就得花钱,通过营销换取市场。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大幅增加,销售费用增长40.35%。九号机器人称,报告期内宣传及广告费用大幅增加。然而,九号机器人的研发人员中,长期只有4名博士。对于科技公司来说,如果主要的、持续增长的支出是销售费用,其实并不健康。

图片

图片

至于九号机器人的其他业务,比如割草机器人、全地形车等,规模不足以支撑公司业绩,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同样受限于使用场景,北京六六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九号机器人孵化的教育机器人公司,主营编程教育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去年8月申请破产。九号机器人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全地形车销量1.21万台,营收5.07亿元;割草机器人营收4.49亿元;ToB产品直销收入7.25亿元;其他产品及配件营收5.71亿元。

国海证券分析师认为,九号机器人财报展现的积极方面包括业务布局全面、技术储备充足、电动两轮车销量增速较高;但风险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迭代风险、海外市场拓展进度不及预期等。

资本市场看重的是企业的成长性,尤其是那些拥有前沿业务的企业。九号机器人调整了业务结构,其潮流、性感的形象已不复存在,一家仅拥有传统业务的公司很难在资本市场获得高估值。

结合当前的业务前景,市值的下滑以及红杉、小米接连减持股份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颇具野心的高陆峰和王野或许并不希望纳恩机器人只是潮流的产物。在牺牲市值转型、摆脱大资本掌控后,高陆峰选择押注人工智能。“当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时代到来时,中国的竞争优势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高陆峰说。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