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迎来了一颗新星。
作者 | 韩鑫
来源 | 投资者(ID:)
资本市场迎来了一颗新星。
随着港交所钟声的响起,国产智能驾驶芯片领域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事件。
近日,由黄冈中学、清华校友单继展、刘伟宏创办的黑芝麻智能,以市值超120亿港元的“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身份成功敲开港交所大门。
黑芝麻智能的IPO之路极为成功,共募资近7亿美元,估值一度达到160亿元,成为芯片领域的“超级独角兽”。
从北极光创投到腾讯,从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到蔚来资本,再到吉利、博世等行业巨头的持续支持,黑芝麻智能的融资之旅就像一场接力赛,每一轮都有新的资本力量加入。
一
黄冈与清华校友携手创业
从黄冈中学到清华大学,黑芝麻智能的故事,从单继展和刘伟宏两位校友的合作开始。
黄冈中学是培养无数优秀人才的摇篮,在这里,单继章与刘伟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立下了改变世界的志向。
1986年从黄冈中学毕业后,两人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深造。
在清华大学,单继章研究微电子技术,刘伟宏则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应用化学,后来获得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和多伦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5年,完成硕士学业后,单继瞻被硅谷芯片巨头豪威科技( )看中。
在这里,他从一名普通的工程师成长起来,拥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曾担任博世底盘制动事业部亚太区总裁,亲眼见证了公司从初创到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刘伟宏也深耕汽车行业,从通用到博世,刘伟宏积累了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足迹遍布汽车行业的每一个角落。
2016年,两人决定共同创业,同年7月,黑芝麻智能诞生。这家公司汇集了汽车、芯片等领域的顶尖人才,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如此深厚背景的团队。
2019年8月,黑芝马智能推出首款汽车级智能驾驶芯片华山一号A500,标志着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突破。
随后次年6月,黑芝麻智能又发布了性能更强大的第二代芯片华山二号A1000,算力大幅提升至58倍。
此次飞跃,不仅彰显了公司在芯片研发上的快速进步,也满足了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需求。
2021年4月,黑芝麻智能再次打破纪录,推出华山二号。
该芯片凭借突出的高算力、大算力,成为国内算力最高的自动驾驶计算芯片之一。
更重要的是,它满足汽车行业最严格的ISO 26262 ASIL D功能安全要求。
这一系列技术突破,让黑芝麻智能迅速在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根据Frost&的预测,到2023年,按出货量计算,其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级高计算SoC供应商。
截至2023年底,黑芝马智能已与49家汽车厂商达成合作,其中包括一汽、东风、江淮等知名汽车厂商,同时也吸引了一批一级供应商加入其阵营。
在黑芝麻智能的发展史上,投资巨头也纷纷下注。
从获得北极光创投810万美元A轮融资,到获得小米、蔚来、腾讯等巨头的支持,黑芝麻智能每一步都实力雄厚,10轮融资总额近7亿美元,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2021年,黑芝麻智能迎来融资高光时刻,B+轮融资超亿美元,投资方名单包括腾讯、吉利控股、东风资管等巨头。
随后的C、C+轮融资将公司估值推至22亿美元的峰值,投资者扩大至小米长江产业基金、联想资本等。
在资本市场的关注下,黑芝马智能正逐步成为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备受投资者追捧和市场期待。
二
幕后:巨额亏损和不断烧钱
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惨重的损失。
黑芝马智能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分别亏损23.57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百亿元。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自动驾驶芯片行业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特性。
在该领域,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保持技术领先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黑智马智能深知,想要在技术壁垒较高的自动驾驶芯片行业站稳脚跟,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
然而高额的研发投入也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黑芝麻智能2019年至2023年间研发费用分别为5.95亿元、7.64亿元、13.63亿元,占总营业费用的绝大部分,而研发费用在总营业费用中的占比也始终维持在70%左右的高位。
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为了保持技术领先,黑芝麻智能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而研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这导致黑芝麻智能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
此外,自动驾驶芯片行业是一个烧钱的行业。
从研发到量产,每一步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黑芝麻智能需要持续投入资金,支持其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同时,还要加强与汽车厂商的合作,推动芯片产品的商业化应用。
面对这样的挑战,黑芝麻智能需要在烧钱与盈利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尽管出现亏损,但黑芝麻智能的市场前景仍然被业内看好。
虽然财务报表上的亏损数字让人眼前一亮,但这是科技创新公司成长的必由之路,黑芝麻智能用亏损的代价,收获了技术壁垒和护城河。
上市是黑芝麻智能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也是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和市场前景的肯定。
三
想要突破巨头的围剿并不容易
自动驾驶芯片市场长期被巨头把持。
()、Intel(子公司)等国际巨头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而在中国,华为、寒武纪等本土企业也虎视眈眈,纷纷加入其中,试图在这个技术壁垒较高的领域分得一杯羹,竞争异常激烈。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赛道上,黑芝马智能若想脱颖而出,无疑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首先,国际巨头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优势非常明显。
凭借强大的GPU技术以及处理复杂图形和并行计算的能力,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任务上占据绝对优势,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市场壁垒。
但其对ADAS和自动驾驶的专注和专业,让其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其EyeQ系列芯片凭借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赢得了全球汽车厂商的青睐。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企业也在加速布局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华为、寒武纪等企业凭借在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逐渐崛起。
华为作为国产科技巨头,不仅手机业务蒸蒸日上,在芯片领域也投入巨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其产品性能强大,又能与自身其他产品形成生态,这种综合优势使得华为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颇具竞争力。
寒武纪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表现突出,近年来凭借在AI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逐渐崛起,尤其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领域,在处理速度、能效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黑芝麻智能若想在众多巨头中脱颖而出,需要在技术、市场、资本等各方面不断突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可以说,每一级都考验他们的实力和韧性。
前面提到,自动驾驶芯片行业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的行业,从研发到量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黑芝麻智能虽然已推出多款芯片产品,但量产之路依然漫长、商业化进程缓慢,上市之后仍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持续的烧钱挑战。
近年来,汽车芯片已成为当前汽车行业最受关注的赛道。
根据工信部近日发布的《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900亿元。
随着L3及以上智能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该领域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并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这种势头。
黑芝麻智能能否在巨头主导的芯片竞赛中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