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除醛服务乱象丛生,商家动手脚,消费者如何辨别?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除甲醛效果不好难道住新房就头晕、胸闷?

今年2月,成都杜兰带着9岁的儿子搬进了新装修的房子,由于担心甲醛超标影响孩子健康,搬家前她花了2990元购买了全屋甲醛检测及治理服务。

图片

杜兰回忆,春节前,她在某短视频平台的北京森嘉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众号上看到有直播卖货,便在网上下了订单。记者获得北京森嘉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一份内部宣传材料,其中显示,该公司自称在全国拥有1200多家加盟商,室内总治理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为50多万家庭提供除甲醛服务。此外,该公司还宣称,森嘉系列产品经“中国室内环境协会分析测试中心”检测,24小时甲醛去除率高达96%。

图片

今年1月13日,森嘉环保指派成都加盟商陈强接单,对杜兰家的主卧、次卧、儿童房进行甲醛检测。按照2023年2月1日起实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陈强给杜兰开出的检测数据单显示,三个房间的甲醛检测结果全部为“不合格”,当天就为她家进行了甲醛治理。2月18日,按照服务协议,陈强对杜兰家再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合格”。她这才安心住进新房。

图片

直到儿子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医生又找不到明确原因,杜兰才开始怀疑室内空气出了问题。今年5月,一位从事甲醛治理行业的朋友了解到她的经历,建议她重新对房屋进行甲醛检测,并安排了检测人员帮忙。

图片

在杜兰向森嘉环保提供了CMA认证的检测报告后,对方以“订单错误”为由,建议她通过网购平台申请退款,他们会同意退款申请。

治疗无效?加盟商无法确定药物的实际效果

第三方四川川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检测数据,比杜兰家治理后,森嘉环保检测出的甲醛数据高出不少。那么,杜兰家的除甲醛是不是没有效果呢?对杜兰家进行甲醛检测治理的,是森嘉环保的加盟商之一陈强。他表示,作为代理商,虽然总部告诉他,公司提供的除甲醛剂除甲醛效果可以达到“24小时96%甲醛去除率”,但实际上无法确定那些除甲醛剂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说,杜兰家进行的甲醛治理,可能是“无效治理”,或者是“假治理”。随后,记者采访了多位森嘉环保的代理商。多名代理商表示,不仅无法确认除甲醛剂的除甲醛效果,而且在接受森嘉总部的培训或承接网上派单业务时,还指导如何调整检测数据,让甲醛检测超标,从而引导客户购买甲醛治理服务。

检测仪内有隐藏页面,甲醛含量基准值已调高

图片

7月7日,记者在森嘉环保官方网店购买了“全屋甲醛检测”服务。第二天,记者在进行空气采样时打开自己带来的检测仪,发现在检测仪的一个隐藏页面中,甲醛含量的基数已被设置为“+0.03”。森嘉环保一位加盟商告诉记者,如果检测仪将基数设置为“+0.03”,那么无论实际数据如何,检测结果都会高出0.03mg/m³,从而引导客户购买甲醛治理服务。2023年10月,薛超成为河北雄安新区森嘉环保的加盟商。7月26日,薛超告诉记者,自己接到了森嘉环保总部的治理订单,客户在网上购买了2879元的“120平米上门除甲醛套餐”,套餐中包含甲醛检测和治理服务。

图片

7月27日,记者在检测现场看到,薛超检测的一间卧室甲醛浓度为“0.021mg/m³”,符合国家标准。薛超随后致电森瑞家总部讲师,询问如何处理。

图片

陈强(化名)是森嘉环保的加盟商之一,负责杜兰家的甲醛治理工作。他称,刚入行时,自己多次上调甲醛检测数据,导致检测结果不超标,受到森嘉总部领导的严厉批评。

图片

根据陈强提供的聊天记录,该负责人曾告诉他,“在分单的时候,我跟你说,如果你不能按照总部的要求做,我们就不能继续分单了。”“机会不是总有的,跟你说过很多次了,你做不到,你的订单没有超标,客服人员也无法转化管理,没人建议给你分单。”记者证实,与陈强聊天的人是森嘉环保的一名工作人员。

数据可以被人为监管,超过标准才能赚取治理费

不久前,记者以加盟商的名义到森嘉环保总部接受了培训,在培训现场,所谓的指导老师演示了如何使用检测仪和比色液来调整测试数据,将测试表转换成处理表。

7月17日,在森嘉环保北京总部办公楼内,记者接受一位以加盟商名义进行的导师的​​内部培训。

图片

森嘉环保市场负责人王武说,进客户家检测后,要想办法放大客户的“甲醛焦虑”,比如给客户看一些宣传资料。他边说边翻开一本手册,第一页是一张采访呼吸疾病学者和室内环境管理专家探讨室内环境问题的截图,其中“甲醛”和“白血病”等字样用红色突出显示并放大。

制造“甲醛焦虑症”诱导顾客购买甲醛治理服务

专家介绍,此前我国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污染问题主要来自于各种人造木板、涂料、胶粘剂、处理剂等化学建材。

图片

近年来,室内装饰装修领域的相关国家标准日趋严格,促使各类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替代传统脲醛胶的产品日益增多。装饰行业、家具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产品的环保性能以适应政策要求和消费者环保观念的提高。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正逐步推动室内甲醛污染从源头上得到改善。

图片

但一些环保公司出于利益考虑,仍在借用10、20年前的信息和理念,恶意制造“甲醛焦虑”,通过不规范的检测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甲醛治理服务。这些“假检测、假治理”不仅不可取,也极大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亟待有关部门的监督整改。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