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河东岸改造提升项目获批,打造生态复合型公共空间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昆峪河是贯穿北京西部城区的重要水系,沿河不仅有慈寿寺塔、玛哈南等历史人文景观,还有完善的商业配套和一批科技创新产业园区。

规划显示,此次获批的昆玉河东岸整治提升项目总面积约5.18万平方米,北起玲珑路,南至中塔花园,东至玲珑巷、空军特医中心,西临昆玉河,预计2025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

海淀区园林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通过改善城市滨水及道路界面形象、重构区域慢行系统、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传承区域历史文化、融入低碳技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等,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活社交区,重点通过无边界融合、慢行连通、多功能融合、文化点睛、低碳共享五大策略,改善“硬环境”。

昆玉河东岸改造提升项目获批,打造生态复合型公共空间插图

在无边界融合方面,本项目将拆除不必要的市政高墙、围栏,充分整合土地资源,使各类公共用地空间与周边建筑、市政人行道无缝对接,让居民拥有更广阔的视觉体验和更便捷的出行路线,进一步提升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幸福感。

在慢行通道方面,本次改造提升项目将拓宽改造项目范围内蓝靛厂南路市政步行道宽度,增设路边树,建设林荫道。本次改造提升项目将有针对性地规划沿线非机动车停车区,优化地铁十号线西钓鱼台站交通组织,改善附近行人交通及停车秩序。连通昆玉河东岸滨水绿道,实现项目范围内昆玉河东岸1.8公里步行通道,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休闲步行环境。

在多功能性方面,本次改造将在区域内建设休闲连廊、儿童活动区、健身区、户外酒吧、城市观景阳台等多个公共空间,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爱好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提升周边空间服务功能和服务品质。

昆玉河东岸改造提升项目获批,打造生态复合型公共空间插图1

在文化“亮点”上,本案充分结合地形,开辟观景长廊,设置观景平台,利用长河与慈寿寺塔,呈现“凭栏望长河,塔影入画”的山水画卷,逐步营造出山水与城市景观相得益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公共空间。

“改造后,居民漫步在昆玉河畔,可欣赏到河水蜿蜒、杨柳环绕的美景,每一步都是一幅画,进一步提升了昆玉河东岸的生活品质。”海淀区园林绿化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项目应用乡土植物、海绵城市技术,采用低碳材料、就地取材、固碳材料,实现低碳发展,通过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实现环境绿色发展。

张倩 编辑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