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消方制药来说尤其艰难,这份IPO公告披露日期,距离消方制药注册核准到期仅有一个月时间。
若消方制药不启动发行,或将要告别上市。
消方药业主要收入来源于灌肠剂等OTC药品,但业绩规模与华润三九(.SZ)等龙头OTC药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23年,消方药业营收、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72亿元、2.04亿元,但同期华润三九营收已超过2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晓芳制药并非唯一一家等待IPO的公司。
据新风(ID:6721)不完全统计,2023年下半年获批注册但超过220天未发行且核准未到期的沪深IPO项目已达8个。
随着核准期满,这8家公司IPO面临更多变数。
超过300天的等待
消方制药的IPO之路并不顺利。
2022年2月,消方制药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随后随着综合注册制改革,IPO审核转入上交所,并于2023年7月顺利通过上市委审核。
不到两个月后,2023年9月13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消方制药的注册申请。
但此后,消方制药IPO看似陷入停滞,迟迟未进入发行阶段。
如今,消方制药终于要上岸了。
8月7日,消方制药发布招股说明书,距其注册审批到期仅剩37天。
消方药业主要提供涵盖消化类、皮肤类、五官科类的家庭用药,主要为OTC药品。
栓剂(含甘油)是消方药业的主打产品,2023年销售额将达2.35亿元,占总营收的49.79%。
如此营收规模,市场份额已达16.42%,位居行业第一。
不过,消方药业灌肠剂增速平平,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仅1.06%。
事实上,消方制药去年整体营收增速仅为个位数,2023年其营收和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28%和16.57%。
从业绩规模来看,消方制药落后于可比公司。
在招股说明书中,消方药业列出了华润三九、仁和药业(.SZ)、福源药业(.SH)、马应龙(.SH)、羚锐制药(.SH)五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
2021年至2023年,消方制药营收分别为4.02亿元、4.57亿元、4.72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达1.26亿元、1.75亿元、2.04亿元。但这5家可比公司的营收规模基本都在百亿元级别。
消方制药披露今年前三季度预计营收及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表示业绩保持稳定。
消方药业预计2024年1-9月其营收为3.48亿元至4.22亿元,同比增长-5.18%至14.98%;同期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9亿元至1.94亿元,同比增长-5.65%至15.11%。
然而,消方制药IPO却引发“清仓式分红”争议。
2019年至2022年,消方制药分别派发现金红利2.26亿元、1.38亿元、1.60亿元、0.36亿元,合计占同期累计净利润的69.39%。
若按照最近三年的分红数据测算,消方制药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仅占同期累计净利润的38.81%。
今年4月,沪深交易所明确了“清仓式”分红的标准,即三年报告期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的50%以上且累计分红金额超过3亿元,同时募集资金中用于补充现金流和偿还贷款的合计比例高于20%。
按照此标准计算,晓方制药的分红比例仍符合要求。
谁能“反击”?
今年以来,一批企业因注册审批到期而错失上市机会。
例如西安信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早早获得注册核准,但因核准到期而终止IPO。
目前,众多企业正热切等待发行时机的到来。
据新风(ID:)不完全统计,2023年8月后获得注册核准、截至2024年8月7日尚未发行的沪深IPO项目已达8只。
其中,等待时间超300天的公司有深圳市华强电子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子网络”)、安徽嘉利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嘉利奇”)、上海和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合信息”),分别为329天、329天、314天。
等待时间最长的电子网络和佳力奇均瞄准创业板,均与消方制药同日获得证监会注册批文,但尚未发牌。
电子网络受阻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其上市构成分拆,与当前的政策方向存在偏差。
作为e-Net的母公司,深圳华强(.SZ)持有其87.24%的股份。
深圳华强业务分为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工业互联网、终端产品实体交易市场三大业务板块,其中电子元器件工业互联网业务由电子网运营。
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九条”强调要严格规范分拆上市,导致不少分拆上市项目失败。
据新风科技(ID:0026)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海信视像(.SH)、歌尔声学(.SZ)等不少于12家公司终止了旗下子公司在沪深两地上市。
不过从基本面来看,电子网络2023年业绩的大幅下滑或许也是其IPO进展缓慢的原因,当季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7亿元、1.4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8.96%、46.65%。
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同样是等待已久的嘉立奇虽然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但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其99%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大客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空工业”)。
嘉力奇主要向军工航空客户提供航空复合材料部件,可用于战斗机、运输机、无人机等设备。
2020年至2022年,营收分别为2.35亿元、4.28亿元、5.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4亿元、1.29亿元、1.5亿元。
不过,报告期内佳力奇90%以上的营收来自航空工业,2022年贡献营收5.89亿元,占比99.58%。
这在以往的IPO项目中是比较少见的。
虽然佳力奇从提交申请到通过审核只用了半年时间,但此后其注册进程却一拖再拖,2023年8月,佳力奇才向证监会递交注册材料,此时距离通过审核已过去了近8个月的时间。
如今,距离佳力奇注册批文到期仅剩36天,其能否上市仍是一个未知数。
和合信息的上市面临不小的挑战。
和合信息作为一家软件公司,主要为C端用户提供智能文本识别、商业大数据查询等服务,大家熟知的扫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启信宝等均是和合信息旗下的产品。
此次IPO,和合信息瞄准的板块为科创板。但从今年以来科创板成功上市的项目来看,其硬科技质量略显不足。Wind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8月7日,仅有8家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行业集中在半导体、军工软件、光伏储能设备等。
今年6月,证监会推出“科创板八项措施”,强调“优先支持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等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和合信息能否成功上市,或许对已启动IPO辅导的齐查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齐查查”)也具有很大参考价值。江苏证监局官网显示,在中信证券(.SH)的辅导下,齐查查已于2023年12月向证监局递交了IPO辅导备案材料。
这8家翘首以盼IPO时机的企业,是否能如晓方制药般幸运,顺利实现IPO,还是只能静静等待注册批文到期,尚需拭目以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