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新村街道社区大管家平台,解决老小区物业管理难题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图片

图片说明:总管召集延吉市7个村建设协调会。图片来源:延吉市新村街道办事处(下同)

延吉新村街道是杨浦区最“小”的一个街道,片区内居住小区大多为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建成的售后公房小区,不仅设施设备较为陈旧,还存在“三马队”职责分工不清、物业管理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推卸居民诉求等问题,一度以片区每平方公里12345个工单数量位列全市第六位。为畅通老旧小区“三马队”协作渠道,街道于2018年派出首批管家进驻社区,2019年又孵化成立了延吉新村街道社区管家办公室。 管家担任业委会执行秘书,在实际操作层面协助业委会开展行政工作,充当居委会、业委会与物业公司之间的联络人,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社区管家”模式可针对小区物业管理中需要专业支持的共性、跨界、难点问题,以社会化专业力量为小区物业管理提供专业支持,开展“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主动收集群众问题,通过整合联动各部门、各科室、各层级资源,帮助居民想办法解决问题,力争“小事做小区、大事做小区”,协助推动辖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垃圾分类、社区停车等小区重点热点工作。

近期,延吉7村4栋楼房屋顶开始出现漏水现象,问题范围不断扩大。同时,4栋楼房还存在空调排水管损坏、防雷装置缺失等问题。期间,虽然前几年实施“美丽家园”建设的工程单位进行了一些修缮,但由于责任、资金来源等原因,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因此,居民们十分不满,甚至到了每逢下雨天就会拨打12345热线的程度。

今年3月份的一次例行接待中,管家从居民口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街道党总支的支持下,迈出了第一步,主动找到物业管委会、“美丽家园”建设方和社区居民进行沟通,查阅项目资料,摸清了问题的来龙去脉。这些问题比想象的要复杂,既有历史问题,也有近期问题;涉及美丽家园建设方、物业管委会、物业公司和街道管理处;不仅涉及资金问题,还涉及单位间协调、居民矛盾调解等。

图片

图片说明:延吉市七村的四栋建筑正在进行修缮工作。

随后的两个月,管家牵头进行了六轮艰苦卓绝的谈判。前两轮谈判中,各方在责任界定、资金来源、维修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未能达成共识,最终不欢而散。为了让大家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管家确定了先落实责任方、再确定维修标准的沟通策略。社区管家多次与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公司、韦百信集团和“美丽家园”建设方沟通,陈述事实,明确利益,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并邀请街道管理处、居委会党总支介入、做好工作。在管家的不懈努力下,各方责任逐渐明晰,分歧不断缩小。又经过四轮谈判,改造方案终于确定,并于6月开工,让居民们看到了希望。

此外,半年来,管家还处理了多起因家庭装修、住户使用不当、管道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漏水、管道倒灌问题。“点滴做起”,延吉市新村街道创新社区管理社会专业服务工作模式的“社区管家”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新民晚报》记者 孙云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