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首款 15 万元以内车型 MONA M03 亮相,对标比亚迪秦和海豚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记者了解到,小鹏汽车首款售价15万元以下的车型MONA M03目前已在线下门店进行展示。

近日,科创板日报记者在门店走访中注意到,小鹏MONA M03全系均未配备激光雷达,仅具备L2级别辅助驾驶。门店销售告诉记者,该车型售价在10-15万元之间,是小鹏汽车直击比亚迪秦、海豚等车型的“量产车型”,不会搭载小鹏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目前在售6款车型,并设定了2024年28万辆的销量目标。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其前6个月实际销量为52028辆。刚刚公布的7月交付数据为1.1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4%。整体来看,小鹏汽车仅完成了全年交付目标的23%。

今年以来,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车企开启价格战,目前15万至30万元价位段的新能源汽车是各品牌竞争的主战场,这让小鹏汽车处于两面夹击的状态。

美银证券此前指出,小鹏汽车销量受益于上半年全新车型的上市以及G6、G9改款车型的上市,下半年起或将有所改善。除了推出15万级车型外,出海也成为小鹏汽车当前改善困境的探索方向。

想对标比亚迪,顶配只要15万

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深圳小鹏汽车门店发现,一辆MONA M03展车已经抵达店内,几名年轻人围在展车周围进行静态体验。

店内销售人员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小鹏MONA M03定位年轻人,看展车的女性用户也不少,这款车型是对我们此前P5系列车型的迭代设计。”

据了解,与蔚来成立的子品牌乐途不同,MONA只是小鹏汽车的一个子系列,源自滴滴的达芬奇项目,小鹏汽车和滴滴在MONA项目上共投入了40亿元。

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曾透露:“滴滴可以为小鹏提供市场资源进行营销,我们也会联合建设快充站。另外,滴滴还会通过平台向我们的‘MONA’客户推荐小鹏相关的金融保险产品,并在未来的运营中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据了解,新消费报记者走访的这家店为小鹏汽车的经销商合作店,店内销售人员表示,直营店和经销商店的价格一致,不过MONA M03的售价还未公布,“现在只是店里的展示车,8月中旬会有发布会,然后就直接上市销售,预计售价在15万元以内。”

记者从售楼处了解到,MONA M03并未搭载激光雷达及高级别智能驾驶功能,仅支持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因此无法搭载小鹏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业内人士表示,购买小鹏汽车的车主大多是被其智能驾驶系统吸引的,“为了把售价拉低到10-15万元,MONA M03需要把成本压到极致,没有激光雷达很正常,但单凭L2级辅助驾驶能否打动消费者,还有待后续产品表现的检验。”

根据小鹏汽车今年一季度发布的最新财报,其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通过与大众的合作,小鹏汽车似乎通过“卖技术”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但在销量方面,其已经落后于造车新势力蔚来和理想汽车。

近日,各家车企纷纷公布7月销量业绩,其中小鹏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共交付新车6.3万辆,同比增长20%。其中7月交付新车1.1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4%。

进入2024年以来,小鹏汽车交付量一直在1万辆左右徘徊,最低点甚至不足5000辆,已被今年4月才开始交付、在售仅有一款车型的小米反超,与此同时,零跑、Zeekr等品牌销量也领先小鹏四位数。

MONA M03被外界认为是小鹏汽车的“量产车型”,门店销售在介绍MONA M03时也表示,该车型直接比肩比亚迪的海豚、秦系列,“相比15万元以下售价的车型,MONA最大的优势在于辅助驾驶和年轻化设计。”

为寻找增长,小鹏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显然,除了主推低价车型外,小鹏还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目前已经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

据了解,小鹏汽车已在阿联酋、埃及、泰国、香港、澳门等多个地区建立了经销商合作关系。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曾在2024北京车展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今年我们希望把小鹏汽车的出口范围从原来的3个国家扩大到20多个国家。”据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累计出口销量已达到2023年全年出口量的61.8%。

从今年的动作来看,小鹏G6承担起了小鹏汽车拓展国际市场的重任,据悉,该车型具备左右转向切换功能,以满足不同国家的驾驶习惯。

目前,小鹏G6已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推出右驾版本,并计划今年开始交付。此外,G6车型还将引入澳大利亚,并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近日,小鹏汽车正式进军新加坡市场,在新加坡中央商务区核心地段大华银行大厦(UOB Plaza)开设快闪店,提供试驾服务。至于其在新加坡市场的首家正式门店,预计将于今年9月开业。

记者注意到,新加坡这家快闪店主打销售车型为小鹏G6。新加坡本地销售的G6有66千瓦时和87.5千瓦时两种选择,后者WLTP最高续航里程为570公里。66千瓦时车型起售价为新元,87.5千瓦时版本起售价为新元。

有观点认为,小鹏汽车入驻新加坡,与当地政府重视环保的政策不谋而合,加之新加坡国土面积较小,更利于建设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目前,在新加坡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欧美BBA和韩国起亚、现代,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主要有比亚迪、欧拉、Aion、奇瑞,而今年Zeekr、小鹏也选择加入。据统计,2023年新加坡销量最高的前三名新能源汽车将是比亚迪、特斯拉和宝马。

一位居住在新加坡的车主告诉《新消费日报》,新加坡政府计划逐步减少燃油车的使用,到2030年,政府将停止发放内燃机汽车新牌照。同时,新加坡交通部将电动汽车道路税下调高达34%。“从政策上看,(新加坡)政府正在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不过,上述小红书博主也向记者坦言,在新加坡养车成本较高,车价大头包括20%的关税、7000新元起的附加登记费(ARF)、9万新元起的车主证(COE)。“中国电动车还要交税,价格上也没有优势。”

相比之下,目前国内G6厂商建议零售价在19.9万至27.69万元之间,不少城市经销商的促销价格已低至17.99万元。

小鹏汽车首款 15 万元以内车型 MONA M03 亮相,对标比亚迪秦和海豚插图

一位从事汽车进出口贸易的专业人士向科创板报记者表示,国内新能源汽车走出海外仍面临不少挑战。

在他看来,以小鹏汽车为例,目前最大的卖点就是智能驾驶功能,但结合之前在欧洲的情况,小鹏汽车在国内最受欢迎的车型P7在欧洲无法充分展现实力,因为涉及软件、智能驾驶等数据法规,受到欧洲市场的制约,再加上智能驾驶和品牌的因素,小鹏汽车在新加坡与传统电动车品牌相比并无优势。

对于新加坡市场,该人士表示,中国品牌虽然具备技术优势,但还面临品牌认知度、售后网络、本地化运营、消费者心理、供应链等挑战。“未来3到5年是中国电动车品牌拓展新加坡乃至东南亚市场的关键时期。”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