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及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主因是贷款利率持续下行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此次下调存款利率,是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自身经营管理需要采取的主动性商业行为,主要原因是贷款利率持续下降。7月22日,1年期贷款市场基准利率(LPR)下降10个基点至3.35%,5年期以上LPR下降10个基点至3.85%;2月20日,5年期以上LPR下降25个基点至3.95%。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历史低位。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较2023年四季度末下降0.15个百分点,跌破1.6%关口。本轮存款利率下调后,商业银行净息差将保持相对稳定,继续收窄的压力将得到缓解。

国有大行及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主因是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插图

存款利率下调也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2015年10月,金融管理部门放松了对存款利率的行政管制。随后,“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多家金融机构自主谈判确定存款利率自律上限。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成立,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两个利率,合理调节存款利率水平。一个是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一个是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自此,存款利率调节灵活性明显提升。

此轮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商业银行稳定风险抵御能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韧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和向股东派发红利,将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再度作用于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明确指出,商业银行需要保持合理的利润和净息差水平,保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这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国有大行及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主因是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插图1

此轮存款利率下调还有利于促进利率政策协调,避免“存贷款利率倒挂”问题,防止资金白白流失。目前,在政府贴息政策的支持下,部分优质企业获得的优惠贷款利率已降至“个位数”。如果监管措施不完善,优质投资项目匮乏,企业可能利用低息、优惠的贷款购买存款、理财产品,造成资金白白流失,信贷资金不能真正流向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将减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将减弱。

需要注意的是,此轮存款利率下调或将进一步引发存款“迁徙”至理财市场。接下来,投资者应充分全面地了解存款与各类理财产品的区别,根据自身对收益率、流动性、投资风险的偏好,结合近期资金收支实际情况和教育、医疗、养老等长期实际需求,统筹安排、合理配置资金,不宜跟风将所有资金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紫萱)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