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补缺口,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抓经济、做强产业的有效手段。“怎么抓”“抓什么”,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判断力和预见性。在成都的一系列行动中,一个特点日益凸显:精准。全市上下有的放矢,助力产业腾飞。
精准填补空白
“链”打造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生态圈
“填补成都在先进电机研发、制造方面的空白,打造从商用车整车到核心零部件全产业链配套体系。”在当天的活动现场,成都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这样概括整车项目落地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个强强联合的故事。上海西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众汽车”)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商用车业务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掌握基于盘式电机的驱动模块技术、高效电控、整车系统解决方案等三大核心技术,已向市场推出新能源环卫车、混凝土搅拌车、自卸车、矿用车等产品,并开发了智慧环卫、智慧公交、无人矿山等多个智能应用平台,形成200多项专利。
2022年底至2023年初,西众汽车通过融资租赁等商业模式,率先进入成都市场,主营新能源商用车融资租赁、经销西众商用车、轮毂电机等产品,与成都企业合作,服务成都大运会。
另一家主角浙江盘湖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盘湖动力)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其主打产品轴向磁通电机在功率密度、效率、体积等方面优势明显,与同功率传统电机相比体积缩小50%,重量减轻45%以上。
据介绍,该整车项目拟引进的新能源矿用车、专用车、牵引车、客车等产品,将丰富成都现有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类,激活上下游企业动能,“链”上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生态。同时,目前成都尚无装机量领先、技术实力雄厚的驱动电机生产企业,盘湖动力的成立有望弥补相应短板。通过引进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工业节能设备等产品,有利于企业抓住当前设备更新换代机遇,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整车项目落地的背后,勾勒出成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的轨迹,凝聚着成都市和龙泉驿区招商团队多年的心血。汽车产业是成都市的重点产业,也是龙泉驿区的主导产业。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目前拥有汽车零部件企业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40余家,已初步构建起围绕汽车“五大总成”的零部件配套体系。2023年,该区将实现汽车产量82.4万辆,约占成都市的98%、四川省的85%。整车、汽车零部件产值分别增长6.2%和11.2%,优势产业持续壮大。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龙泉驿区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平台基本升级,商用车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完善。据介绍,到2023年,该区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8万辆,比2022年增长一倍。
2023年年初,《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指出要深入实施构建产业圈、做强产业链行动,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明确新能源汽车产销奖励、稳链补链奖励等八项扶持政策,成都汽车产业再度升温,包括西众汽车、盘湖动力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企业都有在成都投资发展的想法。
龙泉驿区相关部门在了解企业招商意向后,精心梳理区内可利用的商用车资质资源,并邀请企业来现场考察调研,精准了解企业需求。招商团队在西众汽车整车项目前期洽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接西众汽车股东、深度合作伙伴盘湖动力,推动其来成都建设电驱动生产基地。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整车项目终于顺利导入,今年5月,西众汽车将总部从上海奉贤区迁至成都市龙泉驿区。
精准政策落实
新能源商用车及专用车将潜力巨大
项目的落地实施仅仅是一个开始,据悉,龙泉驿区将优化前期服务,加快项目前期各项手续办理进度,同时确保各项因素,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在政策支持方面,成都早已提前布局,出台多项产业政策。《成都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于去年6月出台。该规划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基础设施、要素资源等角度,明确了成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30年,成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具备较强的国际辐射能力。
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数据显示,到2023年,成都汽车产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汽车产量达到84.3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05.4%;建成5G基站超过8万个,智慧多功能杆超过8000根;全省首条商业化自动驾驶示范线启动,测试道路里程达到480公里,成都入选国家公共部门汽车全面电动化试验区首批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产业纳入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今年7月,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速成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成都市促进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推广政策应用指南》,在扩大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销规模、支持整车采购应用、支持燃油商用车以旧换新等方面列出了详细的扶持标准。其中,为扩大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销规模,单款车型产销奖励最高可达5000万元。
在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看来,四川作为矿产资源和清洁能源大省,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特别是新能源矿用车应用场景丰富,成都是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向西向南的物流通道进一步完善,市场前景广阔,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将大有可为。
红星报记者王俊峰、实习生白雅婷、冯杜、摄影记者陶克
李毓懿 编辑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