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会议点名力挺瞪羚和独角兽企业,背后原因何在?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要大力有效扶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明确支持瞪羚、独角兽企业。

什么是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瞪羚就是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在技术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下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就如同瞪羚,体型虽小,但跑得快、跳得高,所以被称为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未满10年,估值10亿美元以上,尚未上市的企业。

为什么要特别点名这两类公司呢?

三里河指出,这次会议强调“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新生产力”,在部署“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任务时提出上述要求。

中央政治局会议点名力挺瞪羚和独角兽企业,背后原因何在?插图

粤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罗志恒分析称,新一轮优质生产力的特征就是创新,而创新的主体就是千千万万的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其中独角兽、瞪羚企业是中坚力量。

这两类企业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在突破创新方面更具有优势,支持它们发展,对于培育优质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扶持“瞪羚”“独角兽”?

会议强调“有力、有效”,极具问题导向、务实精神。

近年来,中国新增独角兽企业数量有所下降,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单,中国以340家企业位居第二,增加了24家,但2021年又新增了74家企业。

放眼全球,新增独角兽企业数量下降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也同样适用于美国。受地缘政治、美元加息、行业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独角兽企业面临融资挑战。

罗志恒分析,国内培育耐心资本的制度环境依然存在瓶颈,对独角兽、瞪羚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如风险投资与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不完善等。此外,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内卷化”恶性竞争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强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化”恶性竞争,这可能有助于相关行业尽快走出“增收不增利”的状态,促进企业利润企稳回升。

培育更多“瞪羚”“独角兽”,需要更加精准的支持,尤其是风险投资和耐心资本,风险投资“投早期、投小公司、投硬技术”,被视为孵化的助推器。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完善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政策环境和管理体系,《创业投资十七条》将为培育更多“瞪羚”“独角兽”提供“源头活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和规范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执行院长陆明对三里河表示,当前投资回报预期下降不利于独角兽企业融资,国内创新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要稳定制度环境和政策预期,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要保障创新收益和创业者权益,提高创新者的投资回报率,最关键的是以法治为基础制定政策,稳定创新者的预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此次政治局会议高调点名“瞪羚”“独角兽”,或将引发加大对IPO和投融资支持力度,在支持创投方面形成示范效应,有助于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聚焦创新,精准发力。随着相关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在培育新优质生产力过程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里河”工作室)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