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十届会商会:明确 63 项合作事项,推动区域发展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近日,长江中部城市群第十次省会城市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4个省会城市与12个观察员城市共同签署了《2024年长江中部城市群重点合作项目》(以下简称《合作项目》),明确了六大领域合作重点、共计63个具体合作项目。

2013年,长江中部城市群首府城市首次会议在武汉召开,此后,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地轮流承办会议。首次会议以来,长江中部城市群首府城市签署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南昌行动》《长江中部城市群首府城市合作行动计划》等重要合作文件。

11年来,四省会城市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带动四省会城市经济总量由2013年的24213.34亿元增至2023年的54230.28亿元,增长近2.24倍。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签署的“合作事项”包括交通互联互通10项、科技合作3项、产业发展11项、市场融合6项、生态环保5项、民生服务28项,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范围不断拓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十届会商会:明确 63 项合作事项,推动区域发展插图

根据《合作事项》,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将加强区域公共卫生交流合作,依托全国医保服务平台、公共服务网络大厅、智慧医保等渠道,分阶段实现15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办理”;继续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异地合作,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平台受理各类跨省业务;优化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放宽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推动高校毕业生求职期间“先落户、后就业”;联合打造长江旅游精品线路和高铁旅游线路,开发连通四省会城市的旅游产品,互送客户;推动城市间移动源数据共享和工作成果互认,推动综合气象探测数据信息共享,提升城市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在交通互联互通领域,四省会达成10项合作事项,进一步加快交通网络布局,强化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合作事项》提出,优化轨道交通体系布局,加快推进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建设,南昌、武汉、长沙三地要加强沟通协商,积极向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报告,共同争取将吴县长、常(九)高铁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吴县长高铁建成后,从武汉到南昌只需一个多小时,武汉经南昌(京港高铁)可直达粤港澳大湾区。携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高速公路网。 开工建设武穴至瑞昌跨江通道,开工建设桐城至修水至铜鼓高速公路,续建咸宁(通山)至九江(武宁)高速公路,推动南昌—九江综合循环支点城市建设等,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一体化。

中部四省会城市科技教育实力雄厚,制造业基础良好,近年来中部四省也积极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合作。

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上,安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领先,江西在电子信息产业链上领先,湖北在新材料产业链和供应链上领先,湖南在现代石化产业链上领先,中部四省针对各自优势产业链实现联动招商。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十届会商会:明确 63 项合作事项,推动区域发展插图1

四省会城市还探讨以芯片产业为切入点发展。

湖北存储器芯片占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近30.7%;长沙是全国少数实现国产芯片、整机、基础软件、网络安全等全链条全类型自主设计的城市之一;南昌围绕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先进封测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开放公共服务。

会商会发出倡议,呼吁城市与城市、企业与企业加强芯片领域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化创新资源合作,跨区域共享仪器设备、数据资源、科研成果等创新要素;共同构建芯片产业生态,充分发挥创新研究院、研究院、中试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紧密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各城市分工明确、定位明确,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四省会城市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培育发展优质新生产力,加强长江新区、滨湖科技城、赣江新区、湘江新区等战略平台联动,探索光谷科创走廊、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合肥滨湖科学城、赣江科创走廊联动,形成产业链互补机制,为培育发展优质新生产力贡献中部力量。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