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逆行系列 1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2024年4月出台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基金入市,长期投资力量不断壮大。早在2022年,基金公司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要求就已进一步明确,严禁短期激励和过度激励、坚决纠正物质主义等错误论调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近期,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工资帽”、“追缴超额薪酬”等传闻几经变幻,公募基金经理薪酬能否与投资者的长期利益相一致备受市场关注。
近年来,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富国基金”)频频“挖角”基金经理。相关基金经理任职期间,多只基金业绩“不佳”,却收取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不等的管理费,而这种情况在其股票基金中更为明显。其中,百亿基金经理范燕加入富国基金之前,她管理的多只产品的重仓股高度雷同,收益率“全亏”。面对“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困境,富国基金频频“挖角”或许并不能解决问题。
1、市场传言基金经理薪酬受限,元信永丰基金范燕却被逆势“挖走”
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公募基金行业更加注重整改拜金主义、铺张浪费、“炫富”等陋习和“例外主义”“精英主义”等错误论调。仅2023年,就有51家上市证券公司员工薪酬比例出现下滑,“公募基金经理薪酬封顶”的传闻也时有传出。
2024年4月,亿万富豪基金经理范燕加入富国基金。范燕曾管理元信永丰基金旗下超过三分之一的基金资产,但她名下的7只基金重仓股重复度较高,收益率或将“一损俱损”。
1.1高质量发展政策下金融行业降薪在所难免,目前市场已经出现券商降薪的现象,传闻公募基金经理也将降薪。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督促基金管理人严格落实延期薪酬制度,严禁短期激励和过度激励。中国证券业协会2022年6月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明确了基金公司业绩薪酬延期支付制度,要求延期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延期支付速度不得快于均等分配比例,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延期支付金额原则上不低于40%。
今年2024年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建设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并在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督促行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大力弘扬和践行“诚实守信,不突破底线;光明正大,不牟取暴利;审慎稳健,不急功近利;坚持正道创新,不脱实向虚;遵纪守法,不做缺德事”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坚决纠正拜金主义、奢靡之风、急功近利、“炫富”等陋习,坚决破除“例外主义”“精英主义”“专门主义”等错误论调。
在高质量发展政策要求下,金融行业降薪或已成为行业趋势。其中,部分证券公司员工薪酬变动浮出水面,公募基金基金经理降薪的消息也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2023年,51家上市券商中,超过半数券商员工平均薪酬同比下降。
公募基金方面,“公募基金经理工资帽”“公募基金经理薪酬帽”等传闻已数次变化,而流传的“基金经理工资帽”则有500万元、200万元、120万元等不同版本。
从监管层面,证监会2024年3月15日发布的《意见》指出,在优化行业生态发展方面,要加强从业人员管理,配合相关主管部门不断完善行业机构薪酬管理制度;4月12日发布的新“国九条”指出,要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研究规范基金经理薪酬制度,修订基金经理分类考核制度,督促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在市场传言基金经理薪酬被封顶的背景下,华夏基金或将“逆势而上”,挖走基金经理。
12亿基金经理范燕辞去元信永丰基金职务,或被富国基金挖走
2024年4月3日,元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信永丰基金”)旗下基金经理范燕不再担任其当时名下8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而该8只基金的规模合计占元信永丰基金旗下所有基金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
范艳离开元信永丰基金后的下一站,或许是华夏基金。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范艳于2024年4月3日辞去元信永丰优家人寿、元信永丰优享人寿、元信永丰优悦人寿等8只基金的投资,其中包括2只普通股票型基金、3只灵活配置型基金、2只股票型混合型基金、1只混合债券型S基金。
经计算,范彦任职期间上述8只基金最新合计规模为128.7亿元,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元信永丰基金旗下所有基金合计规模约356亿元。
也就是说,范艳在2024年4月3日离开的8只基金合计规模,约占元信永丰基金旗下所有基金总规模的36.15%。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网站披露的信息,截至查询日2024年7月29日,名叫“范燕”的基金从业人员隶属于华夏基金业。
也就是说,2024年一季度管理着元信永丰基金旗下超过36%基金资产的范岩,可能已经加入华夏基金。
1.3 范艳曾管理元信永丰基金8只基金,离职前,6只产品的重仓持股高度重叠。
从范艳管理过的基金来看,虽然其规模占到元信永丰基金旗下所有基金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但在范艳离职前,8只基金中有7只业绩并不亮眼。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3日离任,范燕任职的8只基金分别为元信永丰增收A、元信永丰星诺、元信永丰聚友A、元信永丰星研A、元信永丰智友A、元信永丰友悦生活、元信永丰友享生活、元信永丰友家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除元信永丰增强收益A外,其余7只基金分别为元信永丰星诺、元信永丰星研A、元信永丰智友A、元信永丰优悦人寿、元信永丰优享人寿和元信永丰优嘉人寿均在范燕离职前一年(2023年4月3日至2024年4月2日)实现负收益,分别为9.74%、-9.4%、-10.94%、-9.26%、-8.42%、-9.81%和-9.36%。
不难看出,范艳在2024年4月3日离职的8只基金,在范艳离职前一年的收益率均低于-8%。值得注意的是,这8只基金中,有6只在范艳离职前就存在大规模重复持股的情况。
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经测算,范艳2024年4月3日离职的8只基金中,元信永丰星诺、元信永丰聚友A、元信永丰智友A、元信永丰优悦生活、元信永丰优享生活、元信永丰优家生活六只基金在2024年一季度的重仓股有6只相同,这六只基金均将宁德时代、北方华创、中航光电、蓝旗科技、思源电气、海尔智家作为重仓股。
此外,第五大持股的元新永丰星诺、元新永丰聚友A、元新永丰智友A、元新永丰友祥生活、元新永丰友家生活均为贵州茅台; 元鑫永丰星诺、元鑫永丰聚友A、元鑫永丰友悦生活、元鑫永丰友祥生活、元鑫永丰友家生活均持有九里特材。
也就是说,被华夏基金“挖角”的范燕,此前管理过元信永丰基金旗下的产品,多只基金的重仓股大体雷同,一亏损,收益率“全包”。
2. 资深股权基金经理频频被挖走,业绩不佳却能拿到数千万管理费
对于富国基金而言,“基金赚钱但投资者不赚钱”或许仍是其在“挖走”多名基金经理后面临的困境。
2021年至2024年,范岩、白冰洋、谢嘉乐、张宏、李世伟、董志国等多名基金经理“转身”,加入富国基金。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多位基金经理在加入富国基金后,依然收益为负,业绩不佳,亏损巨大,管理费高昂。
2.1富国基金或频繁“挖角”,白冰洋、谢嘉乐、张宏、李世伟、董志国、张富胜等相继“跳槽”
除了范彦之外,2022年以来被华夏基金“挖角”的基金经理还有更多。
根据东方财富截至2024年6月19日掌握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初至2024年(数据截至2024年6月19日),加入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有白冰洋、谢嘉乐、张宏、李世伟、董志国、张福生等。
硕士研究生白冰洋2012年2月加入中银国际证券,曾任基金管理部基金经理、中国红1号、基金宝保荐人。2005年至2009年,白冰洋就职于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境内外上市公司审计工作,并担任高级审计师。2009年至2012年,白冰洋就职于台湾广达证券上海研究部,担任行业研究员。2023年12月25日起,白冰洋将担任富国洞察价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谢家乐,硕士,曾任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研究员。2014年6月,谢家乐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部研究员、基金经理。2024年1月30日起,谢家乐任富国长期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张宏,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上海富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经理、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投资副总监。2024年4月,张宏加入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富国基金股票专户投资部高级股票投资经理,兼任富国基金高级股票基金经理。
硕士生李诗炜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任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风证券”)交易助理,2018年4月至2023年3月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基金”)助理投资经理。2023年3月,李诗炜加入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3年9月起任股权投资经理,现任养老金投资部股权投资经理,兼任股权基金经理。
硕士研究生董志国2015年7月至2022年8月任职于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部基金经理、行业研究员。2022年8月,董志国加入富国基金管理公司,现任富国国安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张富生,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学士,曾任德勤高级税务咨询师、中金公司分析师、北京高华证券有限公司投资研究经理、大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业专家、基金经理助理、股票基金经理等职务。2021年11月,张富生加入富国基金管理公司,现任富国价值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基金的基金经理。
刘兴旺,复旦大学管理学硕士,曾在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固定收益研究与投资工作。2012年11月,刘兴旺加入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基金经理;曾任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助理;国联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固定收益业务总监;长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固定收益总监、基金经理。2021年11月,刘兴旺加入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固定收益投资部固定收益投资经理。2022年7月至今任基金经理。
不难看出,2021年至2024年,有多名其他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跳槽”至华夏基金。
2.2 被挖角的基金经理多为股票型基金经理,所负责产品业绩大多不佳
投资者很难判断基金经理“跳槽”加入其他基金公司是自愿选择还是“挖角”,但“跳槽”前后加入富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近几年管理的基金业绩或许并不亮眼。
除了范燕,加入华夏基金的多位基金经理也多为有股权从业经验的基金经理。部分基金经理跳槽前后名下基金业绩呈现“两面性”;而部分基金经理跳槽前名下基金业绩可能就已“不佳”。
其中,2021年11月加入华夏基金的张富生,在“跳槽”前后,其名下基金的表现呈现“两面性”。
东方财富的数据显示,张富生于2018年3月2日至2021年10月28日、2019年1月29日至2021年10月28日期间担任摩根转型动力混合A和摩根动力精选混合A的基金经理,张富生任职期间两只基金的收益分别为99.73%和293.28%。
截至查询日2024年7月29日,张富生共管理富国基金旗下4只产品,分别为富国碳中和混合A、富国汽车智能混合A、富国清洁能源产业灵活配置混合A、富国价值增长混合A。张富生任职期间富国基金旗下上述4只股票型基金的收益分别为-23.69%、-36.99%、-39.07%、-31.82%。
此外,2022年离开前海开源基金、加入华夏基金的董志国,或将只管理一只股票型混合基金。
资料显示,2023年2月28日,董志国开始与张旭峰共同管理富国国安主题混合A。2023年3月3日,张旭峰不再担任富国国安主题混合A的基金经理,董志国开始独自管理该基金。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自2023年2月28日董志国就任基金经理以来,截至2024年7月29日查询日,富吾国安主题混合A股基金涨跌幅为-29.67%,同期富吾国安主题混合A股基准涨幅为-13.16%。
也就是说,自董志国出任福吾基金基金经理以来,福吾国安主题混合A的收益率一直为负,且涨幅低于基准。
曾就职于天风证券、招商基金的李诗炜自2023年10月31日起担任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新趋势灵活配置混合A的基金经理,这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已经低于面值。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查询日2024年7月29日,李世伟任期内富国新趋势灵活配置混合A收益率为-21.89%,基金单位净值低于1元面值,为0.7062元。
此外,仅担任华夏基金2024年旗下基金基金经理的谢家乐、张宏二人,所管理的基金净值均出现下滑,且收益率跑输基准。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谢家乐于2024年1月30日开始管理富国长期增长混合A。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富国长期增长混合A基金净值为38.53亿元,较2023年四季度末的42.42亿元减少3.89亿元,较谢家乐担任基金经理时的2023年三季度末的45.26亿元减少6.74亿元。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富国长期增长混合A基金净值升至41.42亿元。
张宏自2024年5月23日起担任富国新机会灵活配置混合A的基金经理,截至2024年7月29日,富国新机会灵活配置混合A由张宏管理已超过两个月,在此期间,该基金收益率为负,为-13.32%,跑输同期基准的-0.65%的涨幅。
总之,从基金业绩和净值变化来看,张福生、董志国、李世伟、谢家乐、张宏等“跳槽”加入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能否改变华夏基金“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局面?
2.3 多位基金经理被“挖角”后在任期间亏损巨大,却获得数百万至数千万元的管理费
一些基金经理跳槽到华夏基金之后,其名下的基金业绩不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以张富生为例,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其分别于2022年2月16日、5月27日、9月28日开始管理福吾价值成长混合A、福吾清洁能源行业灵活配置混合A、福吾汽车精挑混合A。2022年,其分别收取管理费约2155.93万元、3686.78万元、241.14万元,但分别亏损约4.02亿元、7.34亿元、4000万元;2023年,其分别收取管理费约1745.23万元、3924.47万元、641.29万元,但分别亏损约2.1亿元、7.62亿元、8000万元。
此外,张富生于2023年2月24日起担任新发起设立的基金华夏碳中和混合A的基金经理,该基金2023年度收取管理费约815.37万元,亏损约9652.5万元。
曾任前海开源基金基金经理的董志国加入华夏基金,于2023年2月28日出任华夏国安主题混合A的基金经理。该基金2023年收取500多万元管理费的同时,也亏损了6000多万元。
综上所述,一些曾经在其他基金公司任职的基金经理,加入华夏基金之后,其所管理的基金业绩要么没能延续之前的高业绩表现,要么面临业绩疲软的考验。
3、董事长、副董事长均在股东大会领取薪酬,董事长裴长江近五年薪酬总额近800万元
2024年以来,基金行业工资封顶、工资返还的市场消息频频出现,甚至有“超标工资返还”的传言,标准线在300万元左右。
相比之下,华夏基金董事长裴长江年龄接近60岁,副董事长方荣毅年龄也超过50岁,两人均从股东手中领取薪酬,董事长近5年领取薪酬近800万元。
3.1 董事长近60岁时领股东薪资,5年总薪酬近800万元
裴长江2014年8月起担任富国银行基金董事,2019年3月起担任富国银行基金董事长。裴长江出生于1965年,今年近60岁。
回顾裴长江的履历,经济学硕士裴长江,2023年9月26日起任海通证券董事会秘书,2023年7月6日起任海通证券联席公司秘书、联席授权代表;2013年8月至2023年6月任海通证券副总经理;1993年7月至2002年10月在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历任研究部研究员、闸北营业部总经理助理、总经理、浙江管理总监等职务。 2002年10月至2013年8月任华宝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14年11月至2023年12月任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任海通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3月至2023年12月任海通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
回顾裴长江的工作历程,不难发现,1993年他从证券公司研究员做起,历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先后在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任职。2023年,他重回证券公司,担任联席公司秘书、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等职务。
同时,从顾培长江的任职经历看,2014年8月起担任华夏基金董事,2019年3月起担任华夏基金董事长,此前可能并未担任过基金经理职务。
此外,富国基金虽然未披露裴长江在富国基金的薪酬情况,但裴长江从股东处获得报酬。根据海通证券2019-2023年年报,2019-2023年裴长江从海通证券获得的税前薪酬总额分别为人民币131.38万元、人民币212.34万元、人民币202.4万元、人民币86.41万元、人民币164.92万元。
经测算,2019年度至2023年,裴长江五年间共计从股东处获得税前报酬约797.45万元。
除裴长江外,福吾基金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中,副董事长方荣毅也是在股东大会上领取薪酬。
3.2 副董事长担任股东单位监事会主席,领取薪酬,且最近三年的薪酬均在人民币500万元以上。
2014年12月起,方荣毅任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董事长。
申万宏源2023年年报显示,方荣毅,57岁,现任申万宏源监事、监事会主席。方荣毅曾任北京用友电子金融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所信息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工商管理教育中心副教授;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会计管理总部财务总监、总经理;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首席风险官、执行委员会委员;上海申万宏源慈善基金会(筹)理事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监事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此外,方荣毅自2014年12月起任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董事长;自2014年12月起任证通股份有限公司监事;自2018年5月起任中国证券业协会财务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自2018年5月起任华东政法大学兼职/客座教授;自2021年9月起任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万宏源证券”)监事、监事会主席;自2021年10月起任申万宏源监事、监事会主席;自2023年5月起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监事会专业委员会主席;自2022年7月起任上海申万宏源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自2023年4月起任申万宏源证券工会主席。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3年,方荣毅从申万宏源获得的税前薪酬超过500万元。
根据申万宏源2021年至2023年年报,2021年至2023年方荣毅从申万宏源获得的税前薪酬总额分别为209.87万元、148.28万元、147.98万元。
经估算,2021年至2023年,方荣毅从申万宏源获得的税前薪酬总额为506.13万元。
在基金经理薪酬上限的背景下,被富国基金“挖角”的基金经理大多是股票领域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但这些基金经理任职期间,其基金亏损惨重,却收取了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的管理费。其中,亿万基金经理范燕加入富国基金之前,其当时管理的多只基金重仓股表现类似,收益率“一只亏则全亏”。对于富国基金而言,逆势“挖角”多名基金经理能否破解其“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困境,值得关注。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