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调整股份转让价款支付分期进度,王健林、孙喜双等成为担保方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同时,经各方协商,永辉超市拟与大连裕金、王健林、孙喜双、大连万达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转让协议补充协议》。该协议不仅调整了大连裕金支付剩余股权转让价款的分期付款进度,还增加了王健林、孙喜双、大连万达集团有限公司为本次交易的担保人。若大连裕金违反转让协议或补充协议的约定,永辉超市有权要求包括王健林、孙喜双在内的全部或部分担保人对大连裕金全部未支付的付款义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永辉超市与王健林、孙喜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商业联系和深厚的私人友谊,背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的战略投资、股权转让以及他们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三人之间的故事形成闭环

孙喜双与王健林的关系无需多言,作为王健林多年的挚友和商业伙伴,他自万达集团崛起之初便力挺万达。2010年,孙喜双入股万达影视,持股比例4.2%,是持股仅次于王健林的自然人股东。2014年12月23日,尚未更名的万达商业地产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孙喜双持股6.3%,是唯一持股超过5%的自然人股东。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商业地产、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二人及各自公司合作过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大连金石国际文化旅游区等多个项目。

作为零售行业的领军企业,永辉超市的扩张战略和供应链优化需求促使其寻求与商业地产巨头的合作。在此背景下,永辉超市通过股权交易从孙喜双手中接过万达商业管理部分股权。2018年12月,永辉超市与大连万达、孙喜双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受让大连万达持有的6791万股万达商业股份,转让价格为52元/股,转让协议价格为35.31亿元。此举不仅加深了永辉超市与万达的合作关系,也间接将王健林与永辉超市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然而,珠海万达商管的上市进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同时随着零售行业整体竞争环境加剧、外部环境冲击、部分居民消费习惯改变等,2021年至2023年,永辉超市总营收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归母净利润也出现亏损。面对业绩下滑的压力,永辉超市不得不采取自救措施,包括出售资产、优化门店布局和产品结构等。

就在万达商业IPO冲刺无果、押注面临违约之际,永辉超市选择出售所持有的万达商管股份。2023年12月23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大连裕金拟以现金方式向公司购买其持有的万达商管3.89亿股股份,占万达商管总股本的1.43%。转让价格为45.3亿元,本次转增全额转让价款分8期支付。本次转让完成后,永辉超市将不再持有万达商管股份。永辉超市当时表示,本次资产交易目的在于盘活公司资产,符合公司压缩投资规模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据企查查显示,大连裕锦成立于2023年11月30日,注册资本仅为50万元,为大连万达集团全资子公司,直接股东为北京一方名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权穿透后,实际控制人为王健林好友孙喜双。成立13天后,该公司拟斥资45.3亿元,以现金方式从永辉超市收购其持有的3.89亿股万达商管股份。

也就是说,时隔五年,大连万达商管的股权又回到了孙希的手里。此次回购永辉超市所持有的万达商管股份,当时也被外界视为相当于再次以增持的方式支持王健林。

至此,永辉超市、王健林、孙喜双三人的故事已形成闭环,两人的每一次互动,都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这不是第一次延迟付款

回过头来看,大连裕金在支付股权转让费方面似乎有些迟缓,在成为好友王健林的“接班人”后,孙喜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按照双方此前约定,45.3亿元股权转让款将分8期支付。然而,早在支付第二期款项时,大连裕金就出现逾期付款的情况。第二期款项到期日为2024年3月31日,应付金额为3.91亿元。4月8日,永辉超市公告称,仅收到大连裕金支付的2.9亿元,直到4月19日,大连裕金才支付剩余的1.01亿元。也就是说,大连裕金向永辉超市支付第二期股权转让款,比约定的付款时间晚了近20天。

如今又到了支付第三期款项的时候,却再次出现少付的情况。7月1日,永辉超市再次披露向大连裕锦出售万达商管股权的进展,原本要向永辉超市支付收购万达商管股权的第三期款项7.92亿元,但其只支付了2亿元,还有5.92亿元未付。与之前不同,此次未付金额占比接近75%,甚至直接申请“重付”,而且为此还拉来了王健林本人,保证如果万达不履约,王健林将亲自承担履约义务。

截至7月27日最新公告,永辉超市已累计收到约8.9亿元的股份转让款,这意味着本次交易剩余约36.4亿元的股份转让款将分七期支付,对应剩余股份约3.1亿股。

2023年胡润富豪榜上,孙喜双家族以81亿元财富排名第751位,较上年下滑48位。回顾孙喜双的商业版图,据企查查显示,大连万达集团目前控制着64家公司,但其中近一半已被注销。此时又屡屡出现支付问题,让外界对孙喜双的财务状况以及后续股权转让资金的支付前景产生怀疑。

永辉超市面临双重挑战

目前,大多数超市零售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尤其是对于永辉超市来说,它面临着难以收回出售资产尾款的困境,又深陷关店漩涡,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永辉超市门店数量达到1440家的峰值,随后进入下降通道,其中2020年减少18.6%,2021年再度减少7%,仅剩1090家门店,两年共计关闭350家门店。2022年上半年,永辉超市新增超市门店20家,关闭超市门店17家。2024年7月,北京三家永辉超市和东莞万达广场永辉超市也与消费者告别。其中,北京三家门店分别位于北京朝阳万科时代、昌平龙旗广场和顺义新世界百货。

事实上,传统超市走上“下坡路”已是不争的事实。永辉超市关店的根本原因很复杂。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无疑对其传统零售模式构成了巨大的冲击,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电商平台享受便捷、丰富的购物体验。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各大超市品牌纷纷加大布局,同质化现象严重,永辉超市难以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社区商业的快速崛起,进一步挤压了永辉超市的生存空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永辉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不过,永辉超市长期以来也在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关闭一些业绩不佳、租金过高的门店,以减轻自身负担,优化资源配置;还与以独特的商品组合、优质的服务体验、高顾客忠诚度著称的庞东来合作,对部分门店进行改造升级,以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等。

同时,永辉超市在公告中透露,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达19.84亿元,自去年底至本公告日,已收到万达、云锦股权转让款12.69亿元,预计2024年将收到万达、红旗股权转让款15.83亿元。公司账面现金储备良好,整体现金状况较为理想。

作为零售业巨头,永辉超市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作为商业领域的重量级人物,王健林和孙喜双的加入,让这份协议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复杂。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永辉超市与王健林、孙喜双达成的新协议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期待,但也伴随着一个普遍的担忧——“夜越长,梦越多”。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