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增强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把已经确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储备一批增量政策措施尽快推出。
具体来看,在下半年财政政策重点方面,会议提出,要加快发行使用专项债券,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保障能力建设,推进大型设备更新换代和主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守住“三个保障”底线。
此外,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会议还强调,要完善和落实地方债务偿付计划,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粤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向第一财经日报分析,未来适时推出财政增量政策会受到更多关注。这可能是发行更多国债,也可能是在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基础上增加规模,或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支持范围,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目前更需要有总量政策来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广义财政支出约17.2万亿元,同比下降约2.8%。
与增量财政政策相比,加快落实已有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当前财政努力的重点。
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速度明显慢于去年同期,这也是地方政府基金支出下降的重要原因。继4月底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发行使用专项债券后,本次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及,专家普遍预计下一步新增地方专项债券发行将加快。
企业预警系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约1.78万亿元,发行进度仅约46%,远低于去年同期;未来5个月,还有约2.12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待发行。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3630亿元,剩余637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在未来4个月内陆续发行。
为更好用好超长期专项国债,加大对大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发文,协调安排约3000亿元超长期专项国债,加大对大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体现在支持范围显著扩大、组织方式显著优化、补贴标准显著提高。
此外,这次政治局会议还要求,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帮扶,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在当前财政收支紧平衡条件下,财政支出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包括党政机关继续过好“紧日子”,压缩非必要、非刚性支出,释放资金重点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和重大项目建设。
罗志恒认为,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其债务化解转化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否则,债务化解将带来经济下行压力和上下游债务链的流动性风险。这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创造条件加快债务化解,其实就是系统性思维的体现。
他认为,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至少需要四个前提:第一,必须化解当前融资平台的流动性风险,拉长周期、降低利率,用时间换取空间;第二,地方政府必须放弃对原有城投公司的过度干预,让其回归市场化身份。
三是可以划转部分优质资产,支持融资平台转型。地方有资源禀赋的,可以支持城投公司转型,如可以投资地方产业,组建产业投资公司;地方财政可以支付公用事业单位的应付款项,组建城市运营综合服务商。
最后,原有城投公司应能重建自身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激励机制等并有效运作,历史债务负担应得到有效化解。以上措施应审慎实施、系统规划、综合考虑。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