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社区创意产业园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项目。
对此,寮步镇回应称,寮步社区创意产业园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开发商刁瑞公司擅自改变项目用途,以“以租代售”方式出售372套房产。目前已成立专项小组对此事展开调查,相关职能部门正加紧调查协调。
问题
延期交付和无证施工
房主担心金钱和财产损失
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寮步工作多年,一直想在寮步买房定居。2020年,他从中介处得知寮步社区创意产业园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孵化基地项目”)有房源出售。“当时中介说,这是寮步社区的住宅服务楼项目,可以放心购买,加上这个项目位于寮步镇中心,我们就有了在这里买房的想法。”实地考察后,杨先生一家各买了一套房子,双方共支付了50余万元首付。
2021年3月31日,合同约定的交房日期到了。但开发商告知杨先生,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项目将延期交房。2022年,开发商再次告知杨先生,项目暂时无法交房,但可以提前装修,准备入住。杨先生投资7万多元,将自家毛坯房改造成三室两厅两卫的全装修房。
寮步社区创意产业园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项目。
与杨先生一样,刘先生也是被该项目地段好、价格比市面上商品房便宜很多吸引。“我买了一套建筑面积约107平米的房子,2020年付了首付,后来付了尾款,一共80多万元。”他称,开发商当时说2021年交房,但到现在还没交。
然而去年底,杨先生等人从寮步镇政府处获悉,“开发商称房子无法交付,何时能交付也不知道”。近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公布了“寮步社区创意产业园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项目2019年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即开工建设,现场进度基本完成,验收时已进入最后阶段”的行政处罚信息,开发商刁瑞公司被罚款约213万元。杨先生等人担心落得“没钱没房”的下场,多次向寮步镇政府求助,但无济于事。
“我们买房子的时候,中介就跟我们说这是寮步社区的项目,我们也去社区核实过,现在他们否认了。”为了证实上述说法的真实性,杨先生还向记者展示了《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项目产权分配协议》的截图。记者从截图中看到,该项目的三方分别为东莞市寮步镇居民股份经济联合体、东莞市博瑞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迪奥瑞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产业分配方面,甲方东莞市寮步镇居民股份经济联合体,共获得产权建筑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30%。
根据业主杨先生提供的《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项目财产分配协议》截图。
访问
大门被锁,现场工作停止
开发商承认“资金紧张”
为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南都记者近日对该孵化基地项目进行了探访。记者从现场看到,该项目主楼已基本完工,外墙装饰也基本完成。外围用蓝色铁皮围起来,大门紧锁,外人无法进入。记者还看到,建筑内部状况粗糙,一楼摆放着各种大大小小的脚手架和建筑材料,内部不见施工人员的身影。
随后,记者走进项目招商中心,以市民身份了解了该项目的情况。谈到该项目因无施工许可证被罚款一事,现场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以前的项目都是这样,正常开工,但因为这个项目拖得太久,住建局要对项目进行行政处罚,正常来说不算什么。”当记者进一步询问该项目后期是否会办妥手续时,对方表示,“要看上级的意思。”他还表示,公司目前资金紧张,光是施工就花了好几年时间,现在项目还缺一些收尾工作要完成。
项目投资促进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就有媒体报道该项目进展,称项目正在推进,“已获批建设”。同时,去年7月,在业主向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上述情况后,寮步镇也回应称,红荔路市场旁的土地及建筑物目前正在建设中,孵化基地项目已获城建工作组批准。寮步镇也表示,对于业主与开发商的相关纠纷,建议交由法院裁决。
东莞12345政务服务热线应答截图。
回复
已成立特别小组调查擅自改变项目用途事件
一个没有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如何能开工并基本建成?定位为智慧产业园的项目,为何被变相以“住宅”出售?更重要的是,寮步镇将如何妥善处理市民的住房或退款诉求?
近日,寮步镇回应南方都市报记者,孵化基地项目开发商迪奥瑞公司擅自改变项目用途,将372套房产以“以租代售”的方式出售,由于房屋不能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使用,造成不稳定。
随后,该镇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有序开展化解处置工作。截至6月20日,已有110名购房者登记购房相关信息。由于此案为合同纠纷,涉及当事人多,案情较为复杂,相关职能部门正加紧调查、协调、跟进,按程序处理。下一步,寮步镇工作组将积极对接购房者,定期与购房者代表见面,通报相关后续工作,并听取购房者其他合理正当诉求。针对记者提出的其他问题,寮步镇表示,“(事件)情况比较复杂,需要经过研究才能说明。”
6月18日,记者来到该项目招商中心,在说明身份和采访要求后,现场工作人员以“未接到采访通知”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与此同时,记者根据杨先生提供的电话号码,多次致电刁瑞公司法定代表人侯女士,均无法接通。记者尝试通过短信联系侯女士,但未得到回复。近一个月后的7月29日,截至发稿时,侯女士仍未得到联系。寮步镇政府称,“暂无最新情况”。
微评论
开发商“自主决定”不是监管不力的借口
无证施工、违法销售、延期交付、长期停工……东莞寮步案暴露出的问题,都严重违背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要求。显然,这已经不是普通的住房纠纷。回顾整个事件的时间线,还有不少疑点需要澄清。
第一,一个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如何能在几年内开工并基本建成?如果如寮步镇回应的那样“经城建工作组批准建设”,那么其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第二,位于寮步镇中心的智慧产业园项目,在政府眼皮底下,被开发商以“住宅”名义变相卖出近400套房子,对此,寮步镇政府是否存在监管缺失?消费者的损失该由谁来买单?第三,该项目是如何选择开发商的?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和信誉有详细了解吗?
很多问题还有待政府进一步解答。但我们希望政府能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办实事,采取切实措施,努力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发商的“任性”行为不是监管不力的借口,“案情复杂”从来都不是政府不作为、行动迟缓的挡箭牌。
南都研究360号
统筹:何永华、江英、梁锦地
撰文/摄影:南方都市报记者黄慧萍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