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回到河南,投资10亿元建设总部大楼,把部分产能从印度转移回大陆。”
消息一出,国内一些媒体彻底激动了,表示“悬赏哥”被打脸了,羞愧地跑回去了。
干嘛回来?
1、印度工人素质太低,导致苹果手机良品率低,苹果对此不满意。
2、印度供应链不完善,基础设施差,停电停工频繁,生产效率太低,成本太高。
3、国内巨头比亚迪、立讯精密等争夺苹果订单,富士康感受到危机,需回归中国抢占市场份额。
总结来说,高端制造只有中国能行,东南亚没有这个竞争力,就连美国也没有能力重建高端制造……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是无敌的。
如果文章这样写,逻辑正确,能提供证据,又能唤醒大家的爱国热情,点击量肯定会爆炸式增长。
但我告诉你,以上的说法全都是错的……
财务解读的前提是尊重事实。
事实上,在富士康投资河南之际,还有一条重要新闻被各路媒体选择性忽略:
今年苹果在印度的产能占比大幅提升,并将手机电池的生产订单专门交给了印度,至于中国,其在供应链中的份额则进一步缩减,连接器、玻璃盖板、金属结构等部件都不再来自中国。
仅此一件事就足以推翻任何假设。
那么是中国的代工能力不强吗?是中国的人力资源不够便宜吗?是中国的产业链不完整吗?
两者都不。
苹果放弃精工中国,而押注于懒惰且善变的阿三,原因有四:
长期利益。
苹果毕竟是美国公司,要考虑自己的立场,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哈里斯,一旦上台肯定会继续演“脱钩断链”的戏。
特朗普或许更加激进,已在筹划在就任前提出法案,禁止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
王毅部长日前在会见美国贸易代表团时特别强调,美国对华投资限制将严重影响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经营。
但强调这些也没用,美国心态简单,继续做全球霸主,只允许用别人的廉价劳动力换取技术,至于赚美国人的钱,没那么容易,他们想参与产业链分配,根本没办法。
前段时间,美国一位华人博主把山东三轮车搞得红极一时,不少美国人在网上排队购买,没过多久,美国又宣布对三轮车进行反倾销调查……连农用三轮车都受到美国制裁。。这意味着什么?
一旦中美闹翻的一天到来,苹果作为美国巨头,一定会乖乖听话,这时候它就可以把在中国的订单全部转移到印度,这样业务就不会受到影响。
当然,苹果也不会彻底得罪中国,近两年在将供应链转移至印度的同时,也把部分原本交给富士康的订单,转移给了立讯精密、比亚迪等纯中国企业,作为一点补偿。
库克甚至亲自到中国握手,称中国供应链不可或缺,还和中国科技博主互动,称中国年轻人真棒,其实就是为了让中国人多买点苹果手机而已。
其实我对苹果从来就没啥好印象,5G信号是假的,苹果店收的税和欧盟不一样。
最天才、最不道德的是,明知中国和印度代工的良率差别很大,中国生产的苹果手机依然销往美国、欧洲市场,印度生产的苹果手机则集中销往中国市场。
一切都表明:从你身上赚钱,但仍然瞧不起你……
至于富士康,老板郭台铭的立场一直有问题,他亲美亲日,曾声称自己在大陆开厂是因为大陆给他提供了工作机会,因此获得“工作哥”的绰号。
此次在河南的投资与手机生产无关,而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技术的引进。
目的是把中国的技术和产品引进来,然后清理干净,再卖给美国人,也是为了下次中美闹翻做准备。
不要相信别人说的话,而要看别人做了什么。外表和事实是两码事。
当然,本文无意呼吁反对苹果,像有些博主那样,呼吁爱国,不买苹果,买华为……
爱国不需要诉诸武力,更不能被绑架,爱国是自发自内心的,对于个人来说,什么产品好就买什么,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
只有没有任何情绪的市场,才能给企业竞争提供最大的支撑,你看,过去几乎没有中国人喜欢的国产车,现在却火了,产品力已经超越了同价位的国际燃油车。
手机也是一样,国产手机现在做的已经很好了,体验、信号、续航都很棒,接下来就是攻克系统、攻克芯片,只有这样,只能“变大变薄”的苹果才真正着急。
铁匠自己必须很强大。时代的逆转已经不远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幸见证这一刻。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