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行者:日销 20 万颗生菜的背后,中国食品安全的源头问题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作者 | 深氪新消费穆九九

山东有一个品牌,你可能没听说过,但是你一定吃过他们家的生菜。

它被称为“Green ”。

其生产的生菜常年供应百胜等餐饮巨头,并远销迪拜、韩国等海外地区,日销售生菜20万棵,年销售额逾10亿元。

肯德基和麦当劳汉堡中每两片生菜叶就有一片来自Green 。

真正的生菜之王!

01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根源在哪儿”

1999年,农学毕业的马铁民被青岛一家外资公司聘用,从事蔬菜进出口贸易。

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与当地农户签订协议,公司提供蔬菜种子,蔬菜成熟收获后,公司向农户收购并负责包装出口。

按照正常的经营方式,农户减轻了销售压力,企业解决了原料问题,互利双赢。可不料,公司仅仅经营了两年就破产了,老板也逃往国外。

马铁民也被迫失去了工作。

图片

图片来源/

事后,马铁民总结经验,认为公司危机的根源在于两个“断”:管理断、数据断。

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销售上,忽视了对菜农“大田生产”的管理和监督,这是一种管理上的失误,公司没有把“国际标准”的各项数据和指标当成硬任务分配给菜农,导致农户和公司之间存在数据鸿沟。

在这种情况下,习惯于按照经验而不是标准做事的农民自然不会严格执行。

比如企业要求胡萝卜露在外面的部分必须用土覆盖,防止露在外面的部分被晒黑,影响整体颜色,但农户可能认为“只要能吃就行,颜色深一点没关系”,最终的结果是产品合格率低,利润率低,产品卖不出去,企业亏损。

马铁民认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在工厂,而在源头”。只要解决了源头,​​农产品标准化的潜力就很大。

2003年,马铁民卖掉了家里准备好的婚房,筹得40万元,决定干一件大事。

他做的是原来公司没能做到的标准化种植,只不过这一次他既拥有公司,又拥有农户。

在自己承租的260亩菜地里,马铁民种植了西红柿、哈密瓜、西兰花、生菜等7种蔬菜,每天,这个身高近190厘米的男人就睡在菜地旁边的棚屋里,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对其进行监测和规范管理。

等到收割,命运却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答应买菜的客人一个都没来,为了不让蔬菜烂在地里,马铁民只能把蔬菜拖到菜场去卖,可惜没人愿意买。高昂的价格,换来的是闻所未闻的高标准种植。

除了那些已经痴迷于产品标准化的公司。

那一年,马铁民的老同事、肯德基的生菜采购员宋刚正为找不到合格的生菜发愁,听说老同事有个生菜园,赶紧预约去看,没想到,生菜产品全部符合肯德基的原料采购标准,80余亩生菜、100余吨以每吨4200元的价格卖给了肯德基。

算下来,马铁民单靠种生菜就赚了十多万元。

事实上,除了生菜外,其他六种蔬菜都丢了。

于是,从第二年开始,马铁民就专心种生菜,他告诉宋钢,自己想成为肯德基的生菜供应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生菜比较娇嫩,高于30摄氏度就容易长出红斑、烧心、棱角,而且根系较浅,需水量大,不精心管理是长不好的。其次,要成为肯德基的供应商,除了要保证产品,规模也要跟上,目前这260亩地肯定不够。

想来想去,马铁民决定到省外去建立生菜基地。

他的第一站是内蒙古自治区三海洼村,在那里租了250亩土地,成为第一个在那里务农的外来人。

马铁民根据之前的经验,在基地附近打井取水,结果他一共打了9口井,花了9万元,却没打出一滴水。眼看着生菜苗快要枯萎了,马铁民只能选择最原始的人工打水方式,向村民借钱,雇人打水,每天4000元的成本,才化解了危机。

当年,内蒙古、山东两个基地的销售收入合计都超过了1000万。

随后,马铁民用这笔钱又在河北尚义县租了1000亩地,在福建省漳州市又租了1000亩地……2006年,凯盛浩丰成立,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全年365天都能均衡供应结球生菜的企业。

2008年,浩峰创立蔬果品牌“绿行者”。

02

农产品标准化:SOP与信息赋能

生菜的全年供应,是利用了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实现的,这就是产品的规模化,而规模化的前提必须是标准化。

但农业不可控因素太多,受气候、土壤、水源等影响很大。这个控制标准可能通过原材料、设备,甚至人力来解决。比如内蒙古种植生菜缺水,可以人工挑水。

这是最简单、最乐观的情景,但商业远比这复杂得多,随着产业链拉长、企业规模壮大,人心的不可控性和波动性会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马铁民老东家的结局会重现。

在浩丰,95%的员工都是农民,如何把260亩菜园的标准化菜园管理模式复制到几千万亩菜园,并让公司几十万农户接受,是标准化的关键一环。

图片

图片来源/

创业之初,马铁民强调要把农民改造成农业工人。怎么改造?建立系统的SOP。

一年有52个星期,有52种天气状况,结球生菜的采收期也有52个。因此,浩丰把所有生产工序分解成52个工段,让每个工人在自己的“网格”里工作。精细化种植,负责技术的人只讲技术,供应链的人只讲供应链。在SOP标准下,所有工人配合供应链协同工作,适时播种,适时采收。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

2014年到2017年,马铁民一直专注于信息化,目前浩峰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种植计划、流程管理与销售的打通,不仅可以保证员工严格按照SOP执行标准化,还可以精准瞄准终端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真功夫的生菜是加热产品,所以要求叶子呈绿色,芯部呈黄色的小;肯德基用生菜做汉堡配菜或凉拌菜,所以要求外观圆润,碎屑少,质地厚实嫩滑,还要有明显的空隙等。

03

农产品电商:农产品崛起

2017年,马铁民以第三批新生的成绩从一万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湖滨大学44分之一的新生。

据悉,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大学斯坦福大学本科录取率为4.4%,而湖畔大学的录取率更低,仅为4.07%。在这所被誉为中国商界“黄埔军校”的大学里,其首届董事会成员都是马云、柳传志、史玉柱等传奇商界人物。

进入面试环节后,马铁民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因为你,世界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你想要什么?你拥有什么?你可以放弃什么?

马铁民说,自己之所以能考上湖畔大学,和浩峰三年来在互联网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息息相关。

2015年,马铁民开始尝试转型电商,绿行者转战淘宝。

在别人眼中,这一举动大胆而没有必要。当时浩丰的销售规模已经很大,与多家食品企业都有长期合作,不愁销量。而且在电商平台卖农产品,风险本来就很大,问题在于前期需要大量的试错成本,会不会与原有的分销体系发生冲突也是未知数。

果然,绿行者上线淘宝以来,一系列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冷链物流不完善,运输费用昂贵,数据响应速度慢等等。

马铁民无奈关闭了淘宝店,这时他得到了去湖畔大学读书的机会。

后来的成果证明,马铁民在湖畔大学的学习受益匪浅,在马云的帮助下,不仅为阿里巴巴旗下的生鲜电商品牌盒马鲜生拿下了渠道资源,还将绿行者搬回了天猫,并且发展得如火如荼。

2020年5月,女星关晓彤分享了一段“自制蔬菜三明治”的视频,彻底让绿行者爆红。此后,绿行者天猫销量一度达到一个月10万颗生菜,追上近半年的表现。

近年来,马铁民对电商始终保持着热忱,据卖家介绍,白天,他一有时间就会逛电商网站,反复强调产品质量要做到“最好”;晚上,他就会去监督客服的响应效率;去之前,他要么亲自到网店下单,亲自验货、感受客服质量,要么就看看差评。

马铁民说,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阅读投诉和差评,然后根据用户评价进行调整。

比如,如果有顾客反映买来的西红柿软了,马铁民就会要求团队调整采摘时间,早点采摘,让顾客等上几天才能吃到。

在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之后,农产品电商或许是“农产品上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它的基础必须是稳定、高质量的产品。

参考:

“他种菜一年收入近10亿!他是肯德基背后的人,他的天猫业务今年将增长2400%”

“我们只种植了11年的蔬菜,但却因此而闻名世界”

解读马云和他的湖滨大学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