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力电池领域,根据SNE数据,2017年至2023年,公司连续七年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第一;2024年1-5月,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场份额为37.5%,较上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依然位居全球第一。在储能领域,根据SNE数据,2021年至2023年,公司连续三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2024年1-6月,根据相关机构统计,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在半年报中表示。
年半年报业绩与市场预期偏差不大。
据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市场预期宁德时代2024年净利润509.37亿元,上半年宁德时代已经实现近50%。按照目前的需求变化情况来看,宁德时代最终达成市场预期目标难度不大。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447.09亿元,同比增长20.61%。
种种迹象表明,宁德时代或将重回扩张周期。
海外因素影响营业收入
在半年报中,宁德时代将业绩驱动因素分为“行业持续增长”和“公司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
“行业持续增长”对应的是两大业务支柱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对应的是技术研发、极限制造、供应链管理、市场地位、可持续发展等竞争优势的进一步增强。
从半年报中不难看出,宁德时代提到的竞争力提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126.49亿元,同比下降19.20%;营业成本823.49亿元,同比下降25.84%;毛利率26.90%,同比增长6.55%。储能电池系统实现营业收入288.25亿元,同比增长3.00%;营业成本205.02亿元,同比下降6.89%;毛利率28.87%,同比增长7.55%。
CATL两大主营业务均出现成本降低、毛利率提升的现象。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向《时代周刊》记者表示,营业成本大幅降低或与CATL采取超级拉丝等成本削减措施有关,毛利率已恢复至锂矿价格暴涨前的水平。
“二季度,公司单位毛利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在0.19元左右,主要原因是价格虽然下跌,但由于成本快速下降,单位毛利保持稳定。未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趋于稳定,预计单位毛利仍能继续保持稳定。”宁德时代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
据时代周刊记者了解,二季度宁德时代相关产品每瓦时价格下降约0.06元,未来是否出现明显降价还要看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目前碳酸锂价格已降至8万元/吨左右。
市场上部分投资者对宁德时代营收表现的下滑表示担忧,但如果从区域角度来看,宁德时代已经明确阐述了营收下滑背后的实际因素。
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国内区域实现营业收入1162.38亿元,同比下降4.78%;毛利率25.18%,同比增长3.47%。海外区域实现营业收入505.29亿元,同比下降24.77%;毛利率29.65%,同比增长8.16%。
“宁王”重回扩张周期?
海外市场的变化对宁德时代的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是不争的事实,而宁德时代也在财报中悄然披露了一些细节。
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相较于2023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产能、在建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均有所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CATL电池系统产能为,在建产能为,产量为,产能利用率为65.33%。2023年上半年,CATL电池系统产能为,在建产能为,产量为,产能利用率为60.5%。
比如从固定资产的数据来看,CATL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从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减值来看,数据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或许意味着超级拉线改造对原有产能的提升非常大,或许也足以解释成本降低为何如此夸张。”前述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此外,宁德时代的库存也呈现出明显变化迹象。
2024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原材料期末账面价值68.34亿元,期初账面价值46.99亿元;存货期末账面价值216.34亿元,期初账面价值153.06亿元。宁德时代在4月15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明确表示,一季度末库存与四季度相近,略有减少,主要由于库存管理策略的实施。
结合宁德时代一季度末的库存说明,以及半年报中原材料及库存的数据变化,或暗示宁德时代已进入主动补库阶段,若主动补库阶段确认,新一轮的去库周期将到来,公司将重新进入扩张周期,下半年或将迎来业绩高增长。
“目前我们的产能正在逐步建设中,预计中期可以实现100%以上的产能利用率。另外订单量非常饱和,导致员工加班比较多。”宁德时代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
目前,宁德时代股价正在逐步扭转下跌趋势,股价已走出7月份以来波动区间的下沿。
同花顺iFind显示,7月1日至7月26日,宁德时代股价累计上涨5.18%,7月26日,宁德时代收盘报189.35元/股,上涨0.86%。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