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的披露,沪深、中证等宽基ETF均出现了持股超过20%的机构大举认购的现象。对比此前披露的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部分大额流入资金很可能是由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买入的。
其实,早在今年2月,“国家队”之一就宣布充分认可A股市场目前的配置价值。随后,一季报显示机构增持沪深两市,二季度有继续净认购的迹象。下半年以来,“国家队”或仍会继续买入普涨ETF,上周就出现了普涨ETF盘中成交量大幅放大的现象。
所谓“国家队”,是指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具有国家背景的大型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汇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证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简称“社保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国家大基金”)等。虽然平时“不显山露水”,给人一种神秘感,但每当市场出现震荡,“国家队”总能出手稳定市场,恢复市场信心,可以说是A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在继续增持普惠ETF的同时,“国家队”基金也在直接持有A股。而今年以来,“国家队”可谓“大获全胜”。一方面借势银行、石油的高分红,另一方面科特担保基金布局的半导体、高端制造等领域也持续表现不俗。不少股民都觉得,应该跟着“国家队”去投资,才是真正的“股神”。
个股中,今年以来股价翻倍的生益电子,是社保基金1102组合和社保基金413组合的重仓股。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核电、南京银行、深南电路、华北华创等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也取得不俗涨幅,也离不开中央汇金、证金公司、国家大基金等“国家队”的支持。今年以来,A股市场733家公司实现股价上涨,占比仅为13.68%。而同期中央汇金和证金公司重仓股实现上涨的占比分别高达40.67%和63.36%(见表1)。
虽然上市公司中报披露才刚刚开始,但除了社保基金调整相对主动外,中央汇金、中证金、国家大基金均偏向长期不变的持股。比如中央汇金在一季度末公开出现在150家公司大股东阵营中,其中滨江集团被显示为新增重仓股,但从历史持股数据看,今年一季度末的重仓股数与2023年三季度末持仓股数持平。2023年四季度的短暂“消失”,极有可能是被动退出。今年一季度末,他的身影从恒瑞医药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也不排除被动退出的可能。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新增重仓股数明显高于中央汇金。 其他重仓方面,中央汇金持仓较2023年四季度末持仓变化不大。
一季度末,证金所公开出现在131家公司大股东名单中,统计显示,其重仓股仅有北新建材新增,其余重仓股较2023年四季度末均无变化(见表2)。
同期,大基金一期公开增持23家公司,大基金二期公开增持12家公司。其中,雅克科技被大基金一期减持475.93万股,东信股份获得大基金二期新增重仓增持。其他公司,大基金持股数量也与2023年四季度末持股数量持平。
投资组合调整最为明显的是社保基金,一季度重点增持了三一重工、柳工等公司(见表3)。
从公司属性来看,“国家队”的重仓股大多为估值偏低的央企,较低的估值水平赋予了这些公司一定的安全边际。巧合的是,今年以来,国资委多次提出对央企进行市值管理,这增加了市场对央企重估的信心。
今年以来,市场大盘价值风格也趋向青睐“国家队”重仓股。新“国九条”发布后,低估值、高分红的大盘股价值进一步得到市场认可;小盘股的屡屡受挫也进一步推高了资金对央企的“信托溢价”。随着政策不断加大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中长期将有利于促进证券市场健康繁荣发展。短期违法违规上市公司的“出清”,使得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资金将进一步流向安全边际更高的行业。中金公司认为,在国内增长预期持续企稳、资本市场改革加强股东回报的背景下,下半年大盘风格占优的趋势有望延续,价值风格有望继续跑赢成长。
(本文提及的个股仅供说明分析,不作为买卖建议。)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